行远讲座第二十讲:栾丰实谈龙山文化

作者:吴彤来源:行远书院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19-11-25 字号:

  本站讯 11月21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二十讲在崂山校区行知楼报告厅开讲。讲座邀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为海大师生带来题为“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社会的形成期”的演讲。副校长李巍然主持讲座。

  讲座中,栾丰实从龙山文化的发现和确立、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龙山文化的分布和年代、基本文化内涵和特征以及文明社会的早期发展五个方面,介绍了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期有着重要地位的龙山文化。自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发现城子崖遗址,到1930年和1931年对城子崖遗址的两次发掘,一种新石器文化——龙山文化正式确立。龙山文化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化起源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视野。

  栾丰实谈到,龙山文化分布在以山东为主的黄淮下游地区,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有学者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将龙山文化分布区地区命名为“海岱地区”,虽然分布区内大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但在分布区内的不同地理单元,文化面貌和特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对龙山文化所处年代的认识,在本世纪初之前学界公认的绝对年代在距今约4600-4000年之间;在引入加速器(AMS)测年方法之后,学界的认识有所变化,经过测量,龙山文化的绝对年代很可能在距今约4400-3800年之间。

  随后,栾丰实通过介绍龙山文化中的房屋建筑和墓葬风俗,家畜饲养、渔猎和采集业发展,玉器和陶器的制作工艺等情况,描绘了龙山文化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图景,为听众呈现出了龙山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他认为,龙山文化形成了以城址为中心的三级或四级结构的聚落形态,社会分化为不同阶层,以棺椁制度、玉器和黑陶为载体的礼制逐渐成熟,文字也获得了新的发展。通过分析当时的聚落形态、墓葬和墓地所显示的阶层分化、礼制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他精神文化领域的变化,可以判定龙山文化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早期发展时期,它是海岱地区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阶段。

  讲座最后,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教授作主持问答环节,栾丰实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通讯员:吴彤 图:路越

栾丰实教授谈龙山文化

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