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水产学院2019级博士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作者:杨晓晗来源:水产学院发布时间:2019-10-28

字体:

讲述满族文化

  本站讯 为引导广大青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了解民族团结意义,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10月23日晚,2019级博士团支部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支部全体团员积极参加,由团支部书记杨晓晗主讲。

  团日活动第一部分是认识民族文化。在杨晓晗的邀请下,两位少数民族同学介绍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2019级水产养殖学博士孔烁讲述满族起源以及宗教信仰,用丰富的图片直观展示满族八旗文化,以及男子打千礼、女子抚鬓礼等礼仪。让大家认识到满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紧接着由2019级水产养殖学博士王波对苗族进行介绍。苗族,是一个古老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通过剪辑并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王波向大家展示苗族一种古老的食物--牛瘪。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是黔东南地区一种独特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爱,被黔东南少数民族视为待客上品。通过王波的讲述和视频展示,同志们都深深地感受到苗族人民的善良,淳朴和热情。

  活动第二部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进行深入学习。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力量。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活动第三部分是以团小组为单位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行讨论,大家均积极发言。2019级渔业资源学博士郑颖秋说,民族团结造就多彩中国,我们是有爱的一家人,我们要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2019级水养博士宫建文表示,民族团结一家亲。有一句歌词叫做“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 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9级水生生物学博士段丽丽等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意见。

  最后,杨晓晗进行活动总结: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抓住现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

  此次团日活动让民族团结思想真正走进同学们内心,同学们积极参与,围绕民族团结主题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科研和生活中做民族团结捍卫者和践行者。

通讯员:杨晓晗  图:张明珠

讲授知识

编辑:曾旭颖

责任编辑:鄂吉亚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