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课题启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张芮来源:水产学院发布时间:2019-04-11

字体:

讨论实施方案

  本站讯 4月8至1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我国重要渔业水域食物网结构特征与生物资源补充机制”项目课题二“重要渔业种群动态长期变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课题编号:2018YFD0900902)”启动会在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水产学院书记王曙光、科技处副处长何鑫、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徐军,课题二负责人教授刘阳、课题三负责人水科院长江所研究员段辛斌、项目秘书及财务助理水科院黄海所杨涛以及水科院黄海所、水科院南海所、水科院珠江所、水科院长江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10家子课题承担单位的负责人和部分研究骨干。

  刘阳介绍与会专家,并主持本次课题启动会。王曙光代表学院致辞,对水产学院渔业海洋学团队首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表示祝贺,并对项目的顺利启动和开展提出殷切希望;何鑫向项目承担单位水科院黄海所对我校科技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学校对项目管理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徐军介绍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任务;杨涛详细讲解项目财务政策及管理办法;段辛斌对课题实施也提出很多宝贵建议。

  在课题启动会上,水产学院教授叶振江首先向大家汇报课题总体思路及课题任务。各子课题负责人也分别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考核指标、研究方案、年度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就课题研究展开热烈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认识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课题实施方案,为本课题的顺利执行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题立项经费560万元,课题针对我国“三横一纵”重要渔业水域带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草鱼、鲢等不同类型重要渔业种群,阐释其种群动态长期变化及环境影响因子,查明生态适应属性和机制。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三横一纵”重要渔业水域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保护与恢复提供基础科学支撑,相关理论可扩展应用于我国其它渔业水域,有助于提高我国渔业水域的管理、开发与生态保护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通讯员:张芮  图:田浩

合影留念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