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青岛历史文化,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海洋与大气学院于12月1日组织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前往青岛市博物馆,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本次活动由海洋与大气学院党委主办,学院研究会承办。
青岛市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同学们随导游参观了以青岛古代史为主的西展区一层“古韵悠长”展区。“古韵悠长”分为“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 秦皇汉武巡疆”、“ 北方千载古港”、“ 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
导游向同学们介绍,青岛地区目前已知最久远的人类文明遗址是即墨的北阡贝丘遗址。北阡遗址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先民们取其海利之便大量食用海贝,由于遗迹出土贝类众多,该遗址还被称为贝丘遗址。
而胶州三里河文化遗址是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的产物。在当时先民已进入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内陆同时期史前文化有所不同,渔业仍为传统的重要经济生活来源。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制作精致的薄胎高柄杯(蛋壳陶)及黄铜冶炼技术,它是当时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
除此之外,导游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破损的石佛造像及北朝毁佛运动,进而介绍了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北魏丈八佛像。北魏丈八佛像身高一丈八尺,重约30吨,两尊佛像并列,是室内陈列佛像之最。接着,导游将话题引至崂山道教,向同学们依次介绍了博物馆内陈列的古琴、太清宫及崂山道教的起源与发扬历史。至此,本次参观活动结束。
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对源远流长的青岛历史有了更深的见解,为同学们提供了感受中国博大深邃历史的机会,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次参观活动中有所收获,在学习生活中自觉保护国家的文化传统。
通讯员:司彦姝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