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积极推动海洋科普工作

作者:廖巍 褚嘉杰来源:科学技术处 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时间:2018-07-19

字体:
  本站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我国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高校,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校科协),立足学校发展布局,汇聚各学院、各类重点实验室的科普资源,在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海洋科普活动。
 
  校科协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为契机,每年定期开放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部分省、市重点实验室,通过仪器展示、模型参观、展板讲解和标本观察制作等多种方式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海洋生物博物馆、大型海藻种质资源库、海权教育馆等科普场地资源,吸引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来校参观学习,促进海洋科技的推广和普及。海洋生物博物馆内含国内最大的布氏鲸标本(全长12.98米、最大周长6.28米),馆藏近3000余件藻类标本、贝类标本、鱼类标本、海洋哺乳动物标本、鸟类标本等。大型海藻种质资源库是全世界首个专门从事大型海藻种质资源保藏的种质资源库,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海权教育馆是全国首个中小学生海权教育基地,也是山东省长期有效的二星级科普教育基地。学校丰富的科普教育场地,为优质的海洋科普教育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学校教师通过编纂地区发展研究报告不断提升学校海洋智库服务能力,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成果及对策建议。通过出版海洋科普图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向社会各界推广和普及海洋知识,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公众的海洋意识。通过捐赠海洋科普图书,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海洋观教育,激发青少年对海洋事业的兴趣,提升青少年的海洋科学文化素质。
 
  学生社团也是海洋科普宣传中一支强大的队伍。各学院学生社团根据专业特色开展专题活动,如“碧波澜海”主题环保活动、“6•5环境日”、绿色环保进社区等。部分学院与街道联合建立大学生科普实践基地,为社区和高等院校开展科普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假期期间,学生借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专业老师带队,赴全国各地开展海洋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和科学意识。
 
  校科协通过开展海洋特色科普教育活动,激发了公众的海洋意识,增强了国民关爱海洋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大力弘扬科学家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高居民科学素质、促进海洋强国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