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中国海大“三下乡”赴沪中科院有机所实践结束

作者:通讯员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发布时间:2017-09-19

字体:

  本站讯 7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团队抵达上海,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

  抵达上海后,我们积极与研究所的指导老师联系,进一步确认活动安排与应急方案。7月17日,团队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研究所清爽的院落,整洁的绿化以及新建的办公实验楼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来到王娟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亲切地招呼我们,我们领取了队服,开始了参观行程。

  我们参观的每一个实验室,差不多都在五十平方米左右,虽然物品繁多,但摆放有序。研究员们身穿白色实验服,手着塑胶手套,部分研究员带着防护眼镜与口罩,防护措施齐全。

  我们最先来到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看到这里的研究员正在进行基因定点突变实验,实验室以“基于有机小分子的化学生物学”为研究方向,集成利用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阐明生命现象中的重要化学过程,发展生命体系的小分子调节剂和药物先导化合物,并发展创制活性化合物的新方法和先进工艺。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实验室里的PCR仪,以及它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模板,引物,聚合酶参与下,经高温解旋,低温复制等步骤,实现目标DNA分子以2的指数倍扩增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来到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围绕“有机化学创造新物质”的研究思路,发挥有机合成化学的创造性,致力于生物功能导向的功能有机分子、光电功能导向的功能有机分子及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导向的功能有机分子等研究领域。

  在有机氟化学实验室,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的氟资源,促进我国的氟化学研究和提高氟化学工业的国家竞争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所需的含氟化学品和含氟材料提供技术源泉,五六个电磁搅拌器正在工作,通风橱的玻璃上写满了试验要点、分子式与分子结构图,学术氛围浓厚;实验室的大型机器严格保证溶液的含水量,技术先进,治学严谨。

  参观完研究所的主楼,我们又在梁兆利学姐的带领下前往上海有机质谱中心进行参观,中心老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有机质谱中心的工作和机器运行的原理,鼓励我们以海大的海洋科学为背景进行有关有机质谱知识的学习运用。随后,梁兆利学姐邀请我们去图书馆做简单的休息,在图书馆中,我们聆听了值班老师和兆利学姐的讲述,大概了解了研究所的历史变迁,队员们也对研究所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我们还与中科大的同学一起聆听了俞飚教授的讲座,俞飚教授是海大的外聘教授,在复杂寡糖、糖缀合物及其它天然产物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就。在讲座中,我们与中科大的同学积极讨论,提问,俞飚老师也热情地为我们讲解,并讲述他所带学生的故事。讲座结束后,我们与俞飚老师合影留念。

  第二天我们旁观了中国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在研究所的进行的自主实验,虽然天气炎热,实验楼因条件所限也并未安装空调,但同学们依旧认认真真设计,完成手中的实验。其中一位学弟说:“做实验的时候,我会忘记炎热的天气。”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提升自身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