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绵长古韵,承载厚重文化;低吟浅唱,演绎百味人生。在响涧幽谷的大别山深处,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戏曲形式——岳西高腔。7月13日至17日,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赴徽考察小组八名队员前往安徽省岳西县,开展为期五天的调研,于高腔艺人渺远悠扬的古音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岳西高腔被誉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曾经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而今却面临着极其严峻的传承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保护并宣传这个古老濒危的剧种,调研队通过接触相关文化传承人,切身实地体验岳西高腔的表现形式及传承方式,并深入了解其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岳西高腔进行实地体验与考察,呼吁社会媒体的关注,加强公众与相关单位的保护意识。
7月13日,一行人到达岳西,在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院长陈兆舜的帮助下,前往岳西县文化委进行采访。调研队了解到政府对岳西高腔的保护十分重视,创新高腔演出与宣传形式,借助文化部信息共享工程的政策,创办“岳西高腔网”,建设岳西高腔传承保护基地、岳西高腔保护园,采取多种措施让岳西高腔走出大别山,走出安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与感受岳西高腔的独特魅力。
7月14日,上午前往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进行采访和观看演出,融入民风的俗曲俚语,流水急歌的滚唱滚调,一下子就掀起了热闹喧阗的气氛,村民们兴致高昂地欣赏演出,可以看出岳西高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下午采访岳西高腔传承人,由于两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蒋小松和王琦福年事已高,便由岳西高腔传承中心艺术顾问汪同元接受采访,他表示近年来,岳西高腔传承中心制定了保护方针,坚持静态保护、活态传承相结合,不断丰富学术资料研究,大力推动民间剧社登台演出,让曾经活跃在民众中的文化经典重新走入群众的生活,让岳西高腔这棵“古树”再发新芽。
7月15日,调研队在岳西进行实地考察,分发调查问卷。整理调研结果发现,岳西高腔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岳西高腔的演出形式却仍以保留原始唱腔为主,爱好高腔的多为中老年人,受众偏少;另一方面,单一的艺术形式导致在多元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岳西高腔不感兴趣,愿意去学习与传承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老一辈艺人年纪渐大或者离世,出现了许多剧目无人会唱、无人会演的令人心痛的局面。
7月16日,上午前往岳西非遗馆参观,从剧目、音乐、演出三个方面对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和文化意蕴进行解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下午于黄梅戏会馆内观看演出,近距离感受传统戏剧的独特韵味。
7月17日,前往安庆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采访。在资金、技术与人才短缺、社会保护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的传承人们所发出的薪火正在日渐微弱,重拾岳西高腔这块文化瑰宝任重而道远。调研队通过视频、图集、文专等形式做到信息传播最大化,促进岳西高腔的宣传与发展。
至此,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赴皖考察岳西高腔调研活动全部结束,调研队成员收获颇多,这次实地调研表明大学生群体也在密切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致力于让这存储着明清戏曲文化密码的古老高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通讯员:杨依依
戏帽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