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尊重海洋 爱护海洋 了解海洋

作者:本站通讯员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7-08-20

字体:

调研队成员与邹积锋老人合影

  本站讯 8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赴石岛调研队到达山东省威海市石岛镇,在这座由海洋孕育的小镇上,开始了本次调研与宣传活动。

  调研队的成员们采访到了威海市海事局原海事工程师邹积锋老人,三十多年的海事工作经验让老人面对采访时侃侃而谈——其中关于1992年“九一风灾”的故事犹令调研队成员印象深刻。

  1992年9月1日,预期的台风突然毫无预兆地转成了风暴潮,与此同时海雾也相伴出现。正在海上作业的48条渔船全部遇险。时任海事局海事工程师的邹积锋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帮助渔民脱险。

  “海洋造福人类,又会伤害人类”,这位大半生都与海洋作伴的老人对调研队成员语重心长地说到。而多年以前,青岛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两名教授在考察滩涂资源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老人对这件事一直难以忘记,更坚定了“海洋专业知识必须结合实践经验”的信念。

  针对当今政府对于海洋灾害性天气应对的现状,老人介绍到政府对于海洋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都有对应详细的应急预案;政府对当地渔民的专业知识教育与培训也早已形成体系。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直升机、快艇等救援设备的完善让“人民第一位”的理念得到更好地落实。而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对于外轮的管理也不断完善。

  调研队又来到位于石岛小镇的桃源码头。这里的渔民都是以船养家,渔船就是他们的一切。队员采访到了一位54岁的老船长。他表示,对于气象讯息关注很密切,遇到危险情况就绝对不会出海。

  通过本次调研,队员认识到,人类在得到海洋的恩惠的同时,也要保持敬畏的态度,在海洋灾害前保护好自己。唯有传统经验和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学术理论相结合,不断增强应对海上灾害的本领,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建设海洋强国。

调研队成员采访船长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