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在麻糖米酒公司的合影
本站讯 7月18日至7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赴湖北孝感调研团奔赴炎热的湖北孝感小城,进行为期五天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湖北孝感自古以来以孝文化著称,孝道是这座小城的最传统的思想文化。同时,这座传统文化浓郁的小城里有一种自古以来就颇为流传的传统食品——孝感米酒,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其米酒产品也销往全国各地。调研团走访孝感多家米酒生产厂家,走进中华老字号,感受传统食品的魅力和文化。团队成员分别是来自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陈艳菊、海洋生命学院的张芸芊、汪踏浪、张扬。
7月18日下午,调研小组四名成员在孝感东站集合,一下车这里炽热的空气就给全体成员一个“下马威”,35°C的高温里,我们赶往居住的酒店,计划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同时和当地公司联系确定浏览行程。在孝感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7月19日清晨,我们来到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在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全体成员参观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孝感城位于江汉平原东部,临近武汉。因董永“孝感动天”取名为孝感,孝感米酒、麻糖驰名全国,孝感米酒、孝感麻糖制作技艺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孝感米酒原料考究、制法独特。在感受麻糖与米酒的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了解到麻糖和米酒的历史文化、选材用料、包装工艺等方面的变化。
参观完博物馆以后,在麻糖米酒公司技术人员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传统食品麻糖、米酒的制作车间,感受现代生产线上的传统食品制作工艺。
下午,我们顶着炎炎烈日继续前往一品米酒公司,在这里我们结识厂长,他带领我们参观流水线同时介绍传统产品米酒的创新产品——即时冲泡米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改良的工艺办法,我们可以让传统食品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7月20日,正团麻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接待我们,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参观流水线,品尝米酒饮品,也了解到一些制约传统食品发展的瓶颈所在,在食品添加剂和行业标准方面与总经理进行一系列深入探讨。回到住宿处后,我们总结并且整理这几天以来的实践调研活动,同时进行素材的整理和分析。
7月21日,在参观一系列工业化生产公司后,我们来到中华老字号,孝感米酒馆。作为整个孝感唯一一家集米酒制作、销售、经营为一体的餐饮企业,孝感米酒馆的店长向我们详细诉说了这些年来,孝感米酒的兴衰与发展。即使是一家以传统米酒制作为特色的餐饮企业,现在也不得不进行多种创新,否则在外来食品入侵严重的今天,传统食品的受众减少,相关企业的生存也越来越艰难。我们走进生产车间,在这里制作米酒已逾二十年的余师傅,向我们介绍她眼中的米酒。孝感米酒馆里,糊汤米酒是最为传统和独具特色的一种产品。而现在选择这种食品作为早餐的人群也越来越少,孝感米酒馆必须通过创新菜才能求得更长远的发展,米酒咖啡、西瓜米酒、哈密瓜米酒、金瓜米酒等新式产品也应运而生,这些都是孝感米酒馆的朱老板自己独创的新产品。我们同时也向店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现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在线支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经营模式。在交流和沟通的同时,我们收获颇丰,同时也希望向企业提出自己的想法。
7月22日,队员们整理收集到的素材,并且制作微信推送,整理文字版资料。在为期五天的调研工作中,我们学习食品加工工艺,传统食品经营模式,了解传统食品发展瓶颈。队员们在炎炎烈日里,收获到知识的同时,更是学习到不同于书本知识的实践方法,提高了自身能力。
通讯员:张芸芊
与米酒公司负责人交流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