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赴山东省莱芜市调研团纪实

作者:于柳来源: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赴山东省莱芜市调研团发布时间:2017-07-19

字体: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本站讯 水污染造成的灾害往往影响范围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才表现出来,因而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我国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显现出来,但由于没有引起相应的注意,我国采取的对策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出现当前严峻的局面。山东省莱芜市作为著名的“钢铁之城”,十几年前因工业造成的水污染严重,其中以大汶河在该市的支流表现最为突出。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大汶河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市的水污染治理也卓有成效。“净水思源,扬帆生命”实践调研团决定以莱芜市为水污染治理优秀地区,总结他们的治理经验,给其他水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些可行的建议。

  7月13日,团队成员伴着本学期在青岛的最后一场雨,坐上了前往莱芜市的大巴车。在车上,领队联系第二天要拜访的环保局,但被告知时间冲突,因而实践团对行程进行调整。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下午,成员们终于到达莱芜,安排好住宿后,大家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的活动养精蓄锐。

  7月14日,实践团首先联系钢城区莱钢集团能源环保处的张科长,并受到他的热情招待。张科长首先向实践团介绍了莱钢集团为减少水污染做出的努力,随后又讲述了当前钢铁行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些难题。与交谈结束后,张科长带领实践团参观了老区和新区的污水处理厂。下午,队员们在钢城区的银座商城进行问卷调查,向销售人员和顾客发放问卷,基本了解了城乡居民对于大汶河水体治理以及莱芜当地水污染程度及治理的认识和看法。

  7月15日,队员们在莱城区银座商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在莱芜两个区的问卷调查,充分汇集民意。下午,实践团去到汽车站附近的大汶河采集水样,准备周一送去检测。

  7月16日,实践团在钢城区大汶河公园进行“保护生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横幅签字活动。虽然时不时伴随大雨,但当地市民很配合。最终此次横幅签字活动圆满结束。

  7月17日上午,领队将水样送到钢城区能源环保处的水质监测中心。下午,实践团与莱芜市环保局的苏主任进行交谈。苏主任向队员们讲述了近年来莱芜市为治理水污染采取的措施。通过此次交谈,队员们发现水污染治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投入大,耗时长。随后,《莱芜日报》的亓记者对实践团进行采访。

  7月18日,实践团进行最后一天的实践活动。上午,队员们来到莱城区的一处教育机构,向他们简单介绍选题原因以及这几天进行的活动,同时传达保护大汶河、保护水资源的观念。此外,团队成员作为过来人,解答了当地高中生的一些疑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下午,实践团前往钢城区的自来水水厂,参观莱钢地区自来水的生产全过程。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谈,实践团了解到莱钢地区的自来水质量在山东省名列前茅。

  本次活动使团队成员对水污染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活动圆满结束的同时,团队成员学到许多书本外的知识,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通讯员:于柳

团队成员在大汶河公园合影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