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海鸥话剧周话剧《喜剧的忧伤》落幕

作者:涂梦情 徐旖旎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7-06-06

字体:

忐忑

  本站讯 当专写搞笑段子的编剧遇到天生get不到笑点的剧本审查官,编剧与审查官持续七天的拉锯战,究竟会以怎样啼笑皆非的结局收场呢?海鸥剧社话剧周毕业大戏《喜剧的忧伤》于6月3日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演。该话剧由杨靖丞自导自演,杨一凯主演,讲述了抗日战争爆发期间,心怀梦想的编剧和从前线负伤归来的审查官在剧本审查的过程中,从开始的势不两立到后来彼此接近并发生转化的故事。

第一天

  “来啦?”大幕拉开,办公桌边一位身着黑色外套、头戴独眼罩的男士头也不抬地说道。小心翼翼走来的是一个白衬衣背带裤黑框眼镜男,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您好。”独眼男是当地的文化审查官,而眼镜男则是挟剧本前来只为过审的编剧。作为编剧的眼镜男虽然不是第一次参加审查,但这样的气氛还真让他不适应,尴尬又紧张。而一开始审查官就着着实实给了他一连好几个下马威,不仅打断了其自我介绍,又一再以对自己的称呼“瞎子还是独眼龙?”来调侃对方。接着审查官又谈起了自己抓到的一只乌鸦——卫国,编剧也只是应声附和。两人的对话无厘头地进行着。

  终于审查官进入正题,翻开了剧本。

  “最后的笑声剧团。”

  “是。”

  这个剧团审查官听说过,他还认识这个团长,好像叫金什么夫。可编剧却说没这个人,搞了半天,原来是审查官记错了,于是,编剧便向审查官介绍起了其团长李胜来。团长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有句 “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吧”是他的经典台词之一。刚介绍毕,又在审查官的要求下不甚情愿地演了一遍,甚是滑稽,却也没能让其逗笑,反倒冷场。

  时间不多,审查官正准备谈剧本,编剧忙趁机送上带来的点心。审查官先是一本正经的推辞,还顺势教育其一顿,可眼看其要收回,又假装不经意的提及家中老太太爱吃这一点把点心留了下来。编剧的内心戏被审查官一眼看穿,尴尬之中编剧又打算将点心带回,却被审查官的一呵给吓得迅速放下了。

  对话再次转回剧本,在看到剧本上没有一处被红色记号笔标出时,编剧面露喜色,可原以为稳过的剧本却被审查官狠狠地一摔。“问题太大了!”这一摔摔得编剧一愣。审查官气势汹汹的说着问题所在,不给其留一点说出心中疑惑的机会。问题不是主人公不行就是要传达的主题不够鲜明。甚至后来俩人还在剧名以及部分情节的问题上争论了起来。可是编剧原本的据理力争,在一看到审查官怒目以对时就立马焉了。

  “再见,审查官先生。”编剧扔下这句话正准备离开,却被审查官一句话堵住了。“生气啦?刺伤你的自尊心是吗?”谈不上什么自尊心,编剧只是不明白这剧本到底哪里不好。

  “我问你,你这个写的是不是喜剧?”审查官问道。

  “是喜剧。”

  “喜剧是不是应该让人笑?”

  “当然了。”

  “笑的喜剧才算成功的喜剧没错吧。”.

  “没错。”

  “可我从头到尾根本就没笑。还动不动就让天上的雷把我劈了吧,什么烂台词啊!”

  审查官一脸的不屑,而编剧则只剩无奈。他不断地和审查官解释着,称剧本要演出来才有意思。审查官便让其演,说罢,编剧便踩上椅子打算演,却被审查官一声“下去”给吓了个结实,直接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这是阳台!”编剧很是苦恼。踩上椅子,表演继续。

  “罗密叶从阳台上探出头来,‘啊,亲爱的朱丽欧,我怎么都忘不了你’”编剧演着,审查官却不买账,又是“切”又是冷笑的。到了念出那句经典的台词时更是直言无任何笑点又甚是做作。趁着撒尿的空隙,审查官反复的尝试动作试图找到笑点,却仍未果。最后审查官还是给出了一句不能通过。

  “再见,审查官先生。”编剧从椅子上缓缓下来,失落的想要离开。

  “哟,就这么放弃啦?”

  编剧再次停下脚步,从审查官那得知剧本有修改的余地,他又再次精神抖擞了起来,忙答应第二天再将改好的剧本送过来后离去。

  过后,审查官拿起点心,偷吃了起来。

第二天

  第二天,编剧准时到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小鸟笼。坐下后不禁打了个哈欠。为讨好检察官,编剧谈起了乌鸦的饮食,还没等他说完就被审查官止住了。“简直是无可救药啊。”审查官冷哼着,叹着气,拿起章就要往剧本上盖。这一举动着实吓坏了编剧,嚷着得要个说法。得知不是他的剧本,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编剧又送上鸟笼。就笼口大小稍稍讨论了一下之后,他们便又聊起了剧本。编剧不仅改了剧名、主人公、还把一个神父变成了和尚,故事背景也改为发生在中国,故事变得更加有意思了。可是,因为故事太牵强仍然没能批下来。

  编剧有些不服气,觉得由于剧中导演蛮不讲理再加上故事只能发生在中国,所以牵强也是没有办法的。可审查官明白,编剧这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不仅如此,其更改的部分更是照办了自己的原话。就这样改来改去,然而最后还是没能过审,审查官又提出了第三个要求:让梁山伯加一句为国而战的台词。

  为国而战?编剧果断回绝了他。这戏那能加上这种台词啊。可是没想到审查官更是不依不饶,编剧说不可能加上,他却更是让他加两遍,最后甚至让其加三遍:为国为国为国!

  “想想,想想,想想。再见,审查官先生。”编剧为难得想要带着鸟笼离开可鸟笼却被审查官暗语留下了。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编剧带着他改过的剧本来了。不仅加了三个为国,还加了一个名叫为国的青楼女子。这让审查官很气愤,编剧连忙道歉又改上了剧本。改剧本时,审查官坐在编剧旁边,说到为国,让他想起了自家乌鸦“为国”。昨天编剧送的鸟笼倒是能将其装进去,可是它能进去却出不来啊,卡在里面,只能将鸟笼拆了,拆了也就拆了,那乌鸦却飞走了,临走时还在审查官老婆耳朵上叨了一泡。现在再看到那个鸟笼,他心里还挺伤感。

  审查官从伤感中回过神来,编剧还在写着,还不时的哑然失笑。他们聊到了自己的职业,对话中编剧了解到审查官是一个没有幽默感的人。改好剧本后,为了让审查官笑,编剧主动讲起了渔民老李的故事,可是讲到最后把自己逗笑了也没见审查官赏脸一笑,反倒被吐槽其故事恶心。接着,审查官先生又就剧本中用“为锅”代替“为国”一点以及吻戏桥段提出了修改的要求。编剧退场,审查官捡起地上的纸团:“为国,为锅,哈哈哈哈……”

第四天

  这次编剧踏入文化审查科的时候刚好碰见审查官盖章通过一个剧本,误以为是自己的却立刻被打脸。审查官对吻戏改良的那段依旧表示不满,审计提出另一个条件——在剧本中加上局长卢永正,商讨过后发现了编剧头上的伤,编剧声称是醉酒撞击所致,此处实际是为下面的情节埋下伏笔。由于审查官要开会,所以此次碰面很快结束。

第五天

  清脆的鸟啼声响起,编剧抱着一个装有几只小黄鸟的盒子上场。

  “您好审查官先生。”编剧递上盒子,寒暄几句后编剧立即明白了审查官想要收下小黄鸟的意思。接着,两人又谈起了剧本。就“为国”和“为锅”二词改动的空隙时,审查官趁机逗了一下小黄鸟,却不料发出一阵鸟叫被正改着剧本的编剧发现了。

  改好剧本,编剧直呼让审查官给批下,可审查官又不满意局长成为剧中一个跑龙套的,心中有想法的审查官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编剧一听,觉得既自然又有意思,立马起了兴致。编剧兴冲冲地提出将其排出来的建议,两人随即就演了起来,一边演一边改,剧本变得愈来愈让人满意。演完,编剧激动地表达了对审查官的感激之情,高兴地答应回去修改继续明天的审查。

第六天

  只见审查官着和尚服,编剧则穿着女性唱戏的服装,两个人演着戏。演完,编剧感叹道:“恩,非常好啊审查官先生。”随即两人便聊了起来,编剧却不料在对话中得知审查官为体验笑点亲自去看了他们的话剧。审查官觉得观众到耍手绢那便不会再笑了,执意要删掉这一段,可是见到编剧一再鞠躬百般为难的样子,最终盖上了批准盖章。编剧激动得手舞足蹈,向审查官深深地鞠了一躬。

  之后,审查官谈起昨日在附近听说到编剧在剧团里口碑不好,编剧只是一笑而过。可是当审查官再次问起其头上的伤时,编剧就再也忍不住了,他坦言只要能上演有意思的戏,自己真的什么都不在乎。审查官被他的顽强所打动,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编剧更加打开了心扉,他对审查官坦言,可是却将审查官惹怒了,审查官回到桌前,撕掉了盖章批准页,提了最后一个要求:改成一个没有任何喜剧因素的喜剧。原以为这种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会让编剧知难而退,却不料被其厉声反击道:“不试试怎么会知道不可能!”

  “我很想见识。”审查官直视着他,眼神里有着说不清的东西。

第七天

  第七天的审查,编剧头一回迟到了,面容憔悴。审查官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有只小黄鸟摔死了所幸其他几只还活着,坏消息是,“为国”,也就是那只乌鸦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着老婆孩子,弄得家里像极了鸟窝。

  说罢,便又聊起了剧本。审查官不断地说着新剧本是何等的搞笑,可是编剧只是平静的回应着,最反常的是,当审查官再一次表示剧本还是不能通过时,编剧没有追问原由,更没有思考该如何继续改进,而是沉浸欣慰之中,简单的回道:“明白,检察官先生,向您告辞。”审查官当然察觉到了异样。原来,编剧昨天收到了一封应征入伍的通知,是敌占区的预备队。此时,通过与不通过对于编剧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对话中,编剧又偶然得知审查官曾拜托过文运会的人为其办理了入伍免征手续,不禁感动。他决定将剧本送给审查官,审查官答应替其留着,等他活着回来将它上演,就算没有剧团、没有演员,审查官也会为了剧本的上演努力去尝试。

  “为国捐躯什么的不要去想,你自己不也是这么写的吗,就是死了,也是为了锅!”

  “您也喜欢这句台词?”

  “太喜欢了。”审查官哽咽落泪。

  审查官向编剧深深敬礼。话剧于此缓缓落幕

  话剧谢幕。杨靖丞难掩激动的心情说道:“这个戏里有我在海鸥学到的一切”。随后副导们上台致辞,大家都表示很荣幸能参与两位“老海鸥”的毕业大戏,并对即将毕业的他们送上祝福。气息渐微弥留际,义无反顾不归路。就像杨一凯说的,有些人和事是不会忘的,海鸥是他的整个大学,这也是每一位海鸥的心声。

文:涂梦情 徐旖旎  图:王艺潼 陶征卓 赵英健 

严肃审核

投入表演

机灵

训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