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博雅讲坛第四讲开讲 刘斌谈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

作者:吴东辉来源:行远书院发布时间:2017-05-08

字体:

  本站讯 5月4日下午,行远书院讲座系列之博雅讲坛第四讲在中国海洋大学行知楼报告厅开讲。讲座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主任刘斌教授,为海大师生讲述“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讲座中,刘斌教授以中华五千年文明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先生主持了讲座。

  “考古就是要我们去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放在一个大的时空框架中去理解事物。”刘斌教授从地球的诞生讲起,概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提出了自己对考古之道的看法,进而引出了今天的主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刘斌指出,以琮璧钺等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随后,刘斌教授详细介绍了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包括古城不同时期的布局以及城郭结构、水利系统、祭坛和权贵墓地等。刘斌教授着重提及在良渚古城北部发现的由11条大型堤坝组成的水利工程,这也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

  刘斌教授强调,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不曾断灭过的,从良渚文化的研究中,可以窥见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因此,良渚文化的发现,在国际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刘教授指出,有关人员也正在积极准备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刘斌教授还就在场师生所关心的话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通讯员:吴东辉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