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海洋大学刘怀山教授团队研发的海洋地震垂直缆日前在我国南海海域完成海试,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课题“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立体探测技术”专家组野外验收。
海试工作组分别在1200米和2250米水深处对海洋地震垂直缆进行了工作性能、仪器指标和重复性测试,共完成试验测线4000余米,获得海洋地震垂直缆原始资料36.5Gb。海试结果表明,海洋地震垂直缆资料可靠、性能达标,为后续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海洋地震垂直缆在识别多次波,有效分离、激发与接收鬼波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适于局部探测及非常规成像,还可以实现广角、宽频、三维采集。海洋地震垂直缆技术的研发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分别于2015年3月和2016年8月在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开展了海洋地震垂直缆海试,沉放深度分别为700米和1100米。
记者:郭菁荔 通讯员 邢磊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观 青报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