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访成长之星 赢经验累累

作者:李想 张晨茗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6-12-05

字体:

倾情讲授经验

  本站讯 12月4日晚,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举办的“成长之星”访谈活动于鱼山校区新教学楼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有机会与优秀学子交流,找寻自身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加优秀的海大人。

  活动以团委副书记李想的讲话拉开帷幕。李想提到:“有比较才会有差距,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成长之星’是食品学院本科生的最高荣誉,能够站在讲台上的都是食品学院的优秀学子。同学们要多向他们学习,尽力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加优秀。”本次活动邀请2014级生物工程赵晨麟、2014级生物工程何宁、2013级生物工程刘炯欣、2013级生物工程潘芳、2013级生物工程魏瑞芃5位成长之星来到现场进行访谈,另外还邀请2016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孙维维进行场外互动。

  每位成长之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这些经历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几位成长之星各自带来一段小视频,以此来展现自己的生活或者对同学们提出寄语。之后,主持人邀请每位成长之星上台,访谈正式开始。首先登台的是“爱实践”先进个人的赵晨麟,她就自己在实践方面的经验进行分享。谈到同时参与两项SRDP实验项目的经历,赵晨麟表示自己是一个十分愿意尝试的人。在两项实验项目中分别承担队长和队员的角色,这让她从不同角度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她建议同学们在大学中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尝试,不要因为胆怯和自我怀疑错过宝贵的成长机会。刘炯钦则着重对他所参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享。从立项到组队,从前期计划到假期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让他获得从未想过的成长和感受。刘炯钦认为大学是人生中一段非常难能可贵的成长黄金期,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宽松的“成长”环境。在大学允许你一腔热情地尝试,允许你毫无经验地试错,这些是步入社会以后就很难再有的条件,所以他建议每一位学弟学妹都勇于迈出第一步,给自己一个机会。

  随后,热爱科研的魏瑞芃则向大家介绍自己参加IGEM(国际遗传机器工程大赛)的经验。她表示,当一个人成功时,人们可能都注意并羡慕他荣耀的光环,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荣耀的背后是一日又一日的坚持和付出。她建议每位同学不要盲目选择,要思考成熟,确定自己可以承担结果时再做决定。此外,自学俄语的她还与在场同学们分享学习第二外语的方法。在管理集体方面,何宁作为班长和2016级本科生班主任助理对同学们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议,例如如何规划课余时间、如何做好班级的负责人等等。而对于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曾担任学生会部长、副主席、班级班长的潘芳慷慨分享自己的独到方法。在访谈最后,主持人播放孙维维同学的视频,她在视频中提出:同学们应不负时光,努力学习,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通讯员:李想 张晨茗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