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各抒己见 争锋论辩

作者:王月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6-11-07

字体:

针锋相对

  本站讯 11月5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九届大学生辩论赛复赛于崂山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场比赛特邀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张迪,基础教育中心老师万晋以及社会科学部老师杨生照担任评委。由王海鑫、牛梦琳、丁文家和赵衍澍组成的外国语学院代表队对阵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代表队,双方就“中国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是否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一辩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最终正方取得胜利,而反方四辩赵衍澍成为本场比赛最佳辩手。

  双方辩手介绍环节过后,比赛正式开始。正方一辩首先从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差异以及高校提高生源质量兼顾社会公平的这一现实角度切入,简洁清晰地引出观点,表明所处立场。话音刚落,反方四辩赵衍澍立即抓住对方对于“在各地区之间实行招生差异具有合理性”的陈述,从“合理不等于有利于”这一角度进行盘问。随即,反方一辩王海鑫提出“北京大学是北京人的大学”,巧妙地以社会不公平现象引出本方观点。在接下来的驳立论阶段,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双方就“教育平等”这一概念做深入的剖析与辩解,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相持不下。

  比赛继续进行,双方表现也渐入佳境。在盘问环节中,正方三辩从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对反方三位辩手依次发问,反方三辩丁文家也不甘示弱,从不合理的地方招生政策和高校对不同地区分配名额的不公平角度逼问。正方三辩又提出实行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可以选拔优秀人才,从整体上照顾公平。而反方三辩则用“河南考生一万比一和北京考生一百比一的北大录取率”这一惊人的数据来论证在各地地方保护主义下,拥有绝对教育资源优势的东部发达地区会极大地影响教育公平,从而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双方唇枪舌战,步步紧逼,现场硝烟四起。比赛进入自由辩论环节,正方辩手立足于教育的持续发展展开相关论述,反方辩手则多次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发展。双方就“持续健康发展”还是“追求教育公平”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最后,双方总结陈词。反方四辩深入分析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并提出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缩小地区招生差异才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正方四辩则认为只有实行地区招生差异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经过评委团的投票,正方四位辩手凭借默契的合作、严谨的逻辑赢得本场辩论赛的胜利,而反方四辩赵衍澍则依靠巧妙的言辞和敏锐的反应征服评委和观众,成为本场比赛最佳辩手。

  赛后,评委老师万晋对本次比赛进行点评,她站在“一分为二”的立场上,既肯定双方辩手的表现,也提出各自可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我们也希望所有的选手能够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辩论”这个行列中 ,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

通讯员:王月    图:赵珂

反方发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