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辩手
本站讯 11月6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新生辩论赛半决赛第一场于鱼山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场比赛的交战双方为正方药学二班代表队和反方海洋资源与环境代表队。双方就“学者明星化是否是学术传播的歧途”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辩论,经过近一个小时精彩的交锋,正方药学二班代表队获得胜利,反方三辩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刘雨昕以其优异的表现当选本场比赛的最佳辩手。
正方:药学二班代表队
正方辩手:2016级药学吴楚钰 2016级药学宋亚昕
2016级药学薛翔中 2016级药学唐瑞哲
正方观点:学者明星化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反方:海洋资源与环境代表队
反方辩手: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周润杰 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程晓琦
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刘雨昕 2016级海洋资源与环境黄紫丛
反方观点:学者明星化不是学术传播的歧途
获胜方:正方药学二班
最佳辩手:反方三辩刘雨昕
开篇立论,正方一辩首先明确“学者”“学者明星化”“学术传播”以及“歧途”这几个题目中所出现名词的具体含义,以便论述本方观点。接下来,她从三个方面解释“为何学者明星化对学术传播弊大于利”。其一,学者明星化会缩减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与精力,也让他们为名利所累,改变治学态度与初心,甚至会产生急功近利的风气,不利于学术发展。其二,这种明星化使大众更多关注于学者个人而不是学术研究本身,不是学术传播的正途。其三,为迎合大众口味的学术不是真正的学术,而会变成一种娱乐。她指出,学者明星化不是一无是处,但不可作为学术传播的一种手段。反方四辩对此作出驳论,认为用“歧途”这个词太过苛刻,肯定学者明星化的积极作用。反方立论环节,反方一辩指出学者明星化是一个大众传播的过程,首先它可以通过传播媒介使学术内容更通俗化,容易被大众接受。其次它使学术传播的效率更高,这一点是适应当下社会的一种手段。同时,学者明星化对学术研究有促进作用,如:易中天引起的三国热。反方一辩认为学者明星化并没有改变学术传播的本质,而且是学术传承发展的好机会。正方四辩则指出其语言中的“传播媒介”是商业化的,有对学术不利之嫌。同时说明学者明星化在保证学术传播广度的同时忽略其深度,再次强调本方观点。
进入驳论环节,正方二辩针对反方立论中提出问题,犀利指出学者明星化无法保证学术研究不会走向功利化,无法保证学术不会浅薄化和庸俗化,这会愚化大众的学术概念,将快餐化的娱乐当作是学术。反方二辩则反驳学者浮躁功利不是学者明星化的必然结果,指明正方之片面。同时他提出,学者出版著作也是商业性的,认为对方有刻意夸大商业化的弊端之嫌。随后,正方三辩进行质询,引屠呦呦为避免明星化而选择他人代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项的例子,要求对方说明这是否是学者明星化弊端的表现,引导对方举出于丹这位明星学者,随即抛出近期于丹所说要回归学术、避免娱乐化的名言,使得反方一时无以应对。反方三辩同样来势汹汹,强调通俗绝对不等同于平庸,且列举许多所谓的“专家”被识破的例子,说明受众绝非毫无判断力。
在比赛最为亮眼的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三辩从利益追求到学术界真假混杂,再到学者或不堪重扰或承受不公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详细论述学者明星化最大的风险在于使学术研究源头受阻,更无所谓学术传播。反方三辩则巧妙提出学术的真伪绝非是新时代的媒介传播引起的,不可对新生事物抱有歧视,暗指正方固守传统,这对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利。正方四辩则认为当下的电子杂志等同样是传播学术的好手段,正方绝没有否认新事物的意思。反方二辩随后指出对方混淆学术传播和学术教育,她表明,二者的本质在于受众的不同。大部分人还是只需要一些学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于这一点,传媒对明星学者的宣传无疑是最高效的。她还将学者分为研究型与讲师型,认为是有些明星学者需要司传播职,让更多学术研究成果为人所知。
比赛进入尾声,双方最后总结陈词。反方四辩风格一转,循循善诱说学者也是有感情的,追求名与利也是没有错的,他们的心血也应该被观众所熟知。只要学术研究不失真,不失性,只要学者依然有研究的热情与严谨,学者明星化就可以被接受。正方四辩则创造性地提出学者明星化额外要求一个学者拥有交际、表达等等也许他专业不需要的才能,这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以此佐证本方观点。
经过评委投票,正方药学二班代表队获胜,反方三辩当选最佳辩手。比赛结束后,正方领队2015级药学刘宸宇总结发言,对走到半决赛的两支队伍的实力表示肯定,也指出新生辩手的一些不足之处,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文:刘晓宇 图:吕景诗
最佳辩手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