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共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规划面积三千亩,在校生规模两万人。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海大作为岛城本土大学的佼佼者,始建于1924年德占时期小鱼山俾斯麦兵营,国立山东大学的前身,1958年山大主体迁往济南后,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海洋专业发展为后来的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现辖鱼山、浮山、崂山三个校区,学校的每一次扩容均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紧密相连。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鞠传进:
“海大的老师、海大的师生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对海大今后发展确实是新的契机、新的起点、新的启程,也是我们海大自身来讲转型发展需要的空间。”
海大黄岛校区作为鱼山校区、浮山校区、崂山校区之后的第四个校区,将着眼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按照百年校园、总体规划、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建设,在完成一期工程启用开始,5年内在校生规模达10000人左右,远期规划在校生总规模达20000人,成为青岛实现蓝色跨越、青西新区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人才、技术支持力量。
“人才的培养、科技的成果,提升对城市的服务是我们海大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应有的责任,为城市的发展尽我们应有的力量。”
新校区将重点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滨海试验区和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装备与仪器、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研发基地和相关学院;建设海洋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蓝色智库”;以国际涉海大学联盟为基础,与国际知名的海洋科教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学院,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
“海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人文、法律、社会等等都要做好,涉及到海洋的事情,海大都应该义不容辞,要引领跨越发展,要引领创新发展,我们将和西海新区配合好、规划好,把这个地方发展好、提升好。”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