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铿锵玫瑰,在里约奥运会绽放

作者:李晓青 左伟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6-10-28 字号:

  2016年8月20日凌晨,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一位90后中国姑娘夺得了拳击女子75公斤级铜牌,她就是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运动训练专业李倩,一位荣获过“伟大的拳手”的不平凡女孩。
  初见李倩是在学校崂山校区的南区宿舍里,1.8米的身高,白皙清秀的面容,怎么看都无法跟台上挥起拳头虎虎生风的“女汉子”画上等号。聊起自己的拳击之路,她笑谈因为自己的一次选择,从而爱上了这项运动,并把它当作自己的体育事业来发展。

  练习拳击,想要坚持下来,很难

  谈起拳击,人们总会想起拳王阿里的那段话:“我曾跟鳄鱼摔角,跟鲸鱼搏斗,把闪电上了手铐,把雷电关进了监狱”。拳击运动,在人们的认知中常常是这样:拳头上的硬功夫,充斥着些许的暴力。女孩子学拳击更是少见,它大多是不被支持的。

  在接触拳击之前,李倩对它的了解也不全面,她从事的是另一项运动——篮球。2005年,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倩在河南老家的私人体校学习篮球,凭借个高、肩宽、速度快的优势,李倩常常在队里担任篮球中锋。次年,李倩前往父母工作所在地内蒙古,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学习篮球。“那时对篮球很感兴趣,也觉得是一条出路”,李倩回顾起过去的篮球生涯。由于国内女孩打篮球的人数少,比赛也较少,球队打的篮球赛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李倩萌生了接触更多运动项目的想法。2007年5月,李倩通过队友了解到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隔壁的体工队女子拳击项目招队员。这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李倩的运动生涯,决定去试一试的她被体工队选中,自此拳击代替篮球,成了李倩的主攻方向。

  “和我一起加入女子拳击队的队员大约有20多名,但是现在仍然在坚持打拳击的只有当时入队的王冬梅和我”,李倩坦言,拳击运动是一种对抗性的项目,伤病在所难免,所以想要坚持下来,很难。

  两种体育项目的转换在刚开始并不顺利,直拳、勾拳、摆拳、组合拳、技战术……连一个“抱”的姿势都要练习上2个月的李倩逐渐掌握拳击的技巧。如今这位中国女子75公斤级拳击界的“一姐”仍然把篮球当作业余的兴趣,“拳击虽是个人项目,却和篮球一样有团队性质”,李倩谈起拳击和篮球的联系。除了拳击训练,李倩还会接触足球、游泳等项目,“多种运动相结合对提高身体协调水平和体能智力发展都很有帮助,拳击不只是对打,还包括很多技巧,而且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备战奥运会,哪怕手指划破一点,都不行
  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往往是通过不断打比赛取得成绩获得积分拿到的,而李倩能参加本届里约奥运会并获得铜牌,也是靠着自己不断的坚持与努力。从2008年到2013年,李倩一直在打国内国际的比赛积累经验。自2012年起,李倩开始包揽国内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几乎所有的冠军,此后的2014年仁川亚运会和2015年亚锦赛,她也不断地收获奖牌。2016年3月31日,在河北省迁安市举行的里约奥运拳击亚大区资格赛,李倩更是凭借决赛战胜哈萨克斯坦选手Shakimova,拿到了直通里约奥运会的入场券。

  备战里约奥运的集训期间,李倩大多数时间待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日复一日的出操跑步、专家带领技术训练成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同年龄的大学生不同,奥运运动员很少有娱乐活动,朋友圈子也小,一天的作息可用“训练”二字概括。饮食上只有队里的东西可以吃,随时抽查有无兴奋剂让每一个运动员都十分注意自己的饮食,“瘦肉精就含有兴奋剂,在外面进餐会有摄入兴奋剂的风险”,李倩解释不吃队外肉类的原因。比起身体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压力更大。回忆起训练,李倩直言自己也有一段心理瓶颈期,打不出动作,水平无法提升令她慌乱不已,后来在教练和队医的帮助下她的状态在赛前恢复到最佳。

  备战奥运,李倩对自己的优劣势认识得很清楚,“我的优点是身体灵活速度快,缺点是力量不足。”对此,国家队拳击总教练哈达巴特尔对她制定了这样一套训练方案——步伐调动,不正面对抗发挥速度的优势,和举重队、摔跤队队员一起训练对抗的力量和稳定性。李倩说,在训练中一定要谨小慎微,不能受伤,就连手指划破一个小口子都不行,那样会影响握拳,从而直接关系到奥运比赛的胜负。

  7月底,李倩跟随中国奥运代表团来到里约。初到里约,巨大的时差与不同的环境导致李倩身体的不适,十几天的调整过后,她的身心达到了最佳状态。8月20日,李倩迎来了女子69—75公斤级半决赛,最终以36—40惜败老对手荷兰老将弗蒂恩,获得铜牌。面对记者,李倩笑言对结果很满意,但不会止步于铜牌。

  训练和学习两不误,铿锵玫瑰将继续出征

  李倩和海大的所有学生一样,需要修完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的课程,而作为一名运动员,国家队的训练和学校课程有些时间上的冲突。“国家队的训练十分严格,冲突时会以训练为主,就耽误海大的课程,回海大以补文化课为主”,谈起两边冲突时李倩无奈地说道。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已是八月中下旬,参加完奥运会后,李倩仅有一个月的假期,比赛结束后她想到第一件事便是回海大补课。
  此时的海大夏季学期已经结束,补习完一个月的文化课之后,李倩又将走向拳击的训练场。四年——奥运会项目的训练周期,又将迎来一个四年,李倩的目标却已然不同。对于26岁的姑娘李倩来说,东京奥运极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为了备战东京奥运,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是必修课,而提升拳击水平,外出交流打比赛却显得更为重要,“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对手,才能在比赛中更有底气”,李倩谈起备战东京奥运的计划。

  在收拾得一尘不落的寝室里,大号行李箱摆放在门边,李倩和同为拳击运动员的舍友杨晓丽正准备前往内蒙古参加集训。东京——这个承载着许多运动员奥运梦想的城市将在四年后举办奥运会,而李倩的目标也是在东京圆了她的奥运冠军梦。

文:李晓青 左伟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