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跃老师点评
本站讯 10月23日晚,由法政学院团委主办,法政学院学生会承办的《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模拟立法论证会在法政学院院楼举行。法律系副主任董跃、团委邵晓涌老师出席本次论证会。本次模拟立法论证会是“我为立法献计策”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立法活动的平台,调动大学生参与立法的热情,为本次《条例(草案)》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选手进行一番自我介绍后,对自己的提案进行细致地论述:2016级法学硕士(非法学)成钢关于《条例(草案)》中“条例适用于公民”这一问题,提出应明确文明条例对外国人的效力;2015级中外合作办学(法学类)糜馨鹏则从对法律条文的解读、执行和监督机关的职责以及公民个人应肩负的责任三个角度提出建议,指出应加强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法律深入到群众中去;2014级法学硕士孙策将青岛《条例(草案)》与深圳、杭州、武汉三个地区的条例进行对比,对条例中的23条、45条、46条等条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加强服务的建议;2015级法学研究生王晨星则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对条例中的具体行为规范做出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参与本次会议的选手还有2016级法学硕士(非法学)齐雪薇、2015级中外合作办学(法学类)张嘉凝、2016级法学硕士庄宇符、2015级法学尹苗苗,与会选手积极阐明自己的建议,对参与立法讨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提案解读完毕,董跃对选手提出的提案做出评析,指出作为一名立法工作者,不能空谈大话,应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在征求意见时,提案者应首先考虑《条例(草案)》合理性、合法性问题,而不能一味地死扣字眼。
至此,针对《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为期一月的“我为立法献计策”系列活动结束,同学们在此期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参与度,为文明立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讯员:宋菁蔚 武倩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