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工作处自2012年开展“海之子成长交流团——海大•北大互访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平台,开阔学生视野,助力成长成才。2016年6月26日—30日,北大师生一行来校交流,经历了一次“海味”十足的体验;7月25日—31日,海大师生再赴燕园,这是迄今两校间组织的第四期互访交流活动。
此次海大赴北大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参加了由北京大学资助中心举办的2016年第三届“高校学生国际公益论坛”。在公益论坛的开幕式上,北大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教授作了精彩的致辞。她提出:小公益和大公益都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本次公益论坛分三个分论坛,设置了“公益理念的深入思考”、“公益人的视界”和“公益专业化”三个主题,来自国内16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三个论坛主题进行了独到精辟的分析和讲演。
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工商管理专业的王天翊同学就公益传播专业化进行了的阐述:公益组织与政府、企业,并称为影响社会的三种主要力量,要实现公益传播的专业化,就要发挥各个主体力量的优势,博采众长。公益传播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专业的大众传播组织以及社会公众也要积极参与进来, 共同促进专业化的实现。
公益论坛外,海大师生们还参观了北大校园,站在博雅塔下、未名湖旁感受一代学人淡泊名利、宽容无争的傲气风骨;在校史馆聆听名师泰斗在动荡的时局中传道授业的故事,感受名校气质与读书人的担当;聆听来自环境、考古、历史、信息等不同专业的北大老师的专题讲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参观鲁家山垃圾焚烧厂,聆听各环保人士在“垃圾学堂”上的演讲,感受科技对公益的推动作用。交流最后一天,同学们凌晨起床,前往天安门观看升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目送国旗缓缓升起,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此次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北京大学的了解,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参与的学生都表示收获满满,同学们心中青春的秧苗得以滋养,梦想的火焰更加炽烈,回归海大,他们将继续载梦前行。
通讯员:杨倩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