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新生设置拍照留念处“我的日记——大学第一天”,让新生或者新生与家长一起合影留念,学院在微信、网站上挂出照片的下载链接,为新生记录大学第一天的感动和回忆。(摄影:黄子珂)
处暑已过,秋高气爽。8月28日是中国海洋大学2016级学生报到注册的日子,校园里随处可见红色的欢迎条幅和人性化的道路指示,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项项贴心的服务,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欢迎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据悉,今年中国海洋大学共招收全日制本科生3853人,硕士生2615人,博士生388人。
为了确保各项迎新工作顺利开展,中国海洋大学党政领导来到迎新工作现场,了解各单位迎新工作情况,并与新生和家长亲切交谈。该校有关部门及各学院的负责人对迎新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热情服务,扎实开展各项迎新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党政领导来到迎新工作现场了解各项迎新工作开展情况(摄影:李华昌)
学院迎新花样百出
迎新期间,各学院在宿舍区设置迎新点,由工作人员为新生提供发放校园智能卡、学费收据和开学礼包等系列服务,保证迎新工作协调、有序进行,为新生营造良好的入学氛围。海洋生命学院设立了迎新工作党员先锋岗,并在迎新期间实行学生党员宿舍关怀,提供信息咨询,提醒防止诈骗信息。海洋与大气学院设立了签名板,供2016级新生签名留念。为使新生和家长对学院各专业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工程学院在迎新点举办迎新科技成果作品展览,所展出的均为在校学生近期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并派专人负责讲解。水产学院组织党团委老师及班主任们与新生见面,并召开了新生大学生活的第一次班会。

学校领导来到海洋与大气学院了解新生报到注册情况(摄影:李华昌)

工程学院在迎新点举办迎新科技成果作品展览(摄影:徐佳宇)
管理学院在迎新处设立了“家长驿站”,将各专业的负责人和联系方式印成家校联系卡,获得不少家长的称赞,另设“学长学姐有话对你说”信封墙,为新生发放祝福明信片。经济学院制作了贴满车票的“梦想车票”展板,并邀请新生与家长合影留念。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学院制作了“温馨联动卡”,加强学院与家长和新生之间的联系。为方便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医药学院学生会自行组织编写了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新生指南》,从吃、穿、用、住、行等几方面帮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化学化工学院等学院在迎新处准备了免费饮用水,贴心的服务,传达出浓浓温情。部分学院还安排专门的朋辈导师,带领新生领取宿舍钥匙、购买卧具、注册报到等。管理学院朋导孙钏钏表示:“去年自己还是一名新生,很感谢刚入学时给予我帮助的朋导。今年我会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尽最大的努力给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作一些指导。”

具有学院特色的迎新横幅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摄影:何依辀)

“梦想车票”是经济学院梦想系列活动的起点,新生进入大学伊始在“梦想车票”上记录自己最初的梦想并张贴在自己的《梦想手册》上。经济学院梦想系列活动将贯穿学生的大学时光,《梦想手册》将点滴记录每一位学生的追梦历程。(摄影:于佳雪)
线上迎新丰富多彩
为了让新生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及入学报到的有关情况,中国海洋大学官微制作推出了“迎新系列专题”,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讲解新生报到流程。学校开设了“中国海洋大学新生网”,为新生提供入学须知、住宿、餐饮、交通、医疗等一系列查询服务。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后勤集团,以及各学院也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迎新工作,推送有关新生入学报到以及在海大学习、生活、娱乐等攻略指南,如绘制报到路线、整理相关时刻表、发布美食攻略等等。这些线上服务不仅为新生解决了不少入学的疑惑问题,也展示了海大学子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

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迎新系列专题”(制作:刘莅)
周到服务贴心关怀
中国海洋大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对于暂时无法交纳学费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确保他们顺利入学。学校在校门口设立“党员先锋岗”,为新生提供咨询服务。学校为新生提供了摆渡车服务,为新生及时办理报到手续提供便利。由于新生报到期间人员和车辆较多,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学校国防生志愿者与保卫工作人员一起维护校园内的交通秩序。暑假以来,学校对食堂、学生公寓、商贸秩序等多处生活服务领域进行了特色改造。为迎接新生的到来,后勤集团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完善各种迎新设施,为新生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全面周到的服务。
文:杨依依 王安琪 李华昌

中国海洋大学为新生提供了摆渡车服务(摄影:余永坤)

中国海洋大学后勤服务大厅为新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摄影:杨静)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