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碳”索煤乡 感受民情

作者:李晓洁 曹晏君来源: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16-08-27

字体:

团队合影

    本站讯 7月15日,由张俊凤老师带队、李晓洁同学担任队长的中国海洋大学赴山西供给侧改革观察调研团一行七人正式开启了中国能源乡之旅。上午8点半,正值一日之计,调研团出发来到山西高平市规模最小的煤矿——店上煤矿。恰如之前队员们预想的相同,矿外矿内呈现出一派“夕阳”景象。经过采访队员们得知,煤矿企业常年亏损使得员工工资削减50%,工资拖延发放最甚者超过八个月之久。煤炭行业日趋没落的现状和从业人员的福利损害让队员感受到了供给侧改革观察调研的重要性。煤炭行业作为夕阳产业,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号召下,大量学历较低,技能欠缺职工的下岗、再就业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7月16日,调研团来到高平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南阳煤矿。在矿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出货口、下坑口、员工生活区,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煤研石砖厂。相较于店上煤矿,南阳煤矿的生活区、采矿区质量等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在交谈中,矿长提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煤炭行业高峰期的不松懈,使得该矿在如今的低潮期没有陷入裁员风波,员工福利虽有不同程度的削减,但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                                   

    7月17日,调研团前往前和煤矿进一步调研。古话说,穷则思变,变则通,前和煤矿的晋宝绿珍就是典型的转型中的煤炭企业。在明确预见煤炭行业未来的下行发展趋势并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企业果断选择转型,将目光投放在绿色食品行业,通过与各省多个农科院合作,进行了员工的培训与新产品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转移到新产业,逐步将企业重点转移到了食品行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绿色企业转型之路。

    7月18日,调研团走访了山西著名的兰花集团旗下的伯方煤矿。企业对员工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及时调整和改善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安全、环保投入,以及时应对供给侧改革的号召。              

    短短的几天内,中国海洋大学供给侧改革观察调研团经历了充实又深刻的“三下乡”实践,参观煤矿、向管理者取经、体验劳动者的辛苦付出等,都让队员真切感受到了真实存在的社会生活。虽然近些年煤炭行业逐渐下行,但如果企业能坚持探索新路,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改革,发展技术创新、人性化服务,设计完善的环保系统,促成转型,必能及时搭上供给侧改革的“顺风车”。

通讯员:李晓洁 曹晏君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