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助力供给侧 圆梦中华兴

作者:刘博达来源: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6-08-13

字体:
    本站讯 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重大中央经济政策,这对于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搞活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供给侧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与普及水平,8月1日至8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赴山东聊城供给侧改革实践团调研活动顺利进行。调研活动以山东聊城最有名的企业鲁西化工为中心,通过采访工业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调查企业政策执行部门和基层生产车间,走访普通民众并宣传有关供给侧改革的知识,深入了解了鲁西化工供给侧改革措施,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为供给侧改革工作献计献策。
 
    8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赴山东聊城供给侧改革调研实践团来到聊城市东阿县顾官屯镇,首先集中学习了供给侧改革政策的相关知识,搞清楚供给侧改革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大背景和当代实际背景下提出的,究竟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采访了工业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了解到聊城是一个工业型的城市,经济并不十分发达,它的经济结构比较落后,亟待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带它从“先污染、后治理”“供大于求”的尴尬处境中解救出来。据了解,鲁西化工已于四月底完成“退城进园”的目标,同时将减少库存,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
 
    8月2日,调研团成员来到周围农村,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普通民众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民众普遍不知道鲁西化工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鲁西化工改革后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发现了这一过程实施时遇到的阻力。
8月3日,调研团成员走进鲁西化工,首先对企业政策的执行部门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2003年后,鲁西化工等国企改革变得很缓慢,化肥等重点行业严重亏损,产业的利润下降很大,产能过剩很严重。一方面,鲁西化工过剩的产品成为制约其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鲁西化工的产品供给,总的来说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供给侧改革能为打造鲁西化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寻求路径。然后走访调查了基层生产车间,了解到工人们普遍支持企业供给侧改革相应的措施,并切身体会到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变化。

 
    8月4日,调研团成员通过宣传彩页等方式,并结合两天来的亲身经历,向群众宣传供给侧改革这一政策,增进人民对这项政策的理解和认可程度,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8月5日,在每天晚上总结当天内容、计划明天内容的基础上,在活动的最后一天进行对整个活动的总结与反思,总结我们的努力成果,反思我们还有哪些没做到的地方,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地缘优势,依靠家乡进行活动,对家乡的企业进行走访,发动人脉,这是对社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也是为我们家乡聊城的经济结构优化重整尽心尽力,将我们在海大的一份努力融进她美好的未来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刘博达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