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拾兵:增强自信 学做结合 务求实效

作者:拾兵来源:党委组织部发布时间:2016-05-27

字体:

  受学校党委组织部的委派,笔者有幸参加了2016年由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和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5月9日-5月13日,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党校)的学习。在这次培训班上,聆听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参观了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光源与国家蛋白质中心,重温了入党誓词,完成了一次从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到我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历史穿越。耳闻目睹,感想颇多,收获丰硕。

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做好新时期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与研讨,深深认识到,坚持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正确道路。28年(1921-1949)的探索,66年(1950-2016)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经受了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感觉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国外也在谈论和借鉴“中国道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而且要更加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任何一个政党无法代替的中流支柱。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或失误,但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勇于纠正,不断地自我完善,且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历史经验清晰地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去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治国理政的系列讲话,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承发展,又是创新发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要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自觉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履行好“教书育人”义务,兢兢业业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助推器。

要学做结合,发挥出支部的堡垒作用

  “两学一做”,基础在于学,关键在于做。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群众接触最多,最能体现党的形象和风貌。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教育引导支部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 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经过自身建设与完善,每个支部均应成为一座小型“同步辐射光源”,为社会发出全波段、高强度、高耀度的各色光来,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支部活动要灵活多样,以提高组织生活的立体效果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各种正面的、负面的信息和影响扑面而来,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党支部组织生活,通过学习与借鉴高校优秀党支部的成功经验,应主要围绕主题化、多样化开展好支部组织活动。

  教工党支部每次活动,均要有鲜明的主题,要紧紧围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增强支部凝聚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而开展。活动形式应具有时代特色,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做到形式与内容上的结合、户外活动与室内活动结合、休闲活动与学习活动结合、自选活动与规定活动结合、特色活动与常规活动结合、教工支部活动与研究生支部活动结合、大活动与小活动结合、理论学习与学术科研相结合、有计划与随机 性结合。从而在多样化的党员活动中,取得预期学习、交流、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效果。

文:拾兵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