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参加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

作者:

  • 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海洋大学参加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
  •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2016年05月13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6-05-14 字号:

     
     

        参加此次南极考察的中国海洋大学校友合影(左一为考察队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1980级校友秦为稼)

        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于日前抵达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至此,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中国海洋大学4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科考,其中来自海洋与大气学院的矫玉田高工和博士生施骞搭乘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完成了环绕南极大陆一圈的大洋调查;海洋生命学院的刘晓收副教授、姜勇副教授则作为本次南极科考度夏队员搭乘飞机赴长城站进行了考察,完成潮间带、站区湖泊及海上作站点生物样品采集,两队均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成果丰硕。

        有着20多年极地科考经验的矫玉田高工第7次担任南极考察队大洋队队长,在历时158天、超过3万海里的航行中,带领37名来自全国13个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在南大洋西风带、南极半岛、阿蒙森海、罗斯海、普利兹湾等海域开展海洋综合调查,完成了对南极半岛海域59个海洋观测站位,包括威德尔海—南极半岛海域50个站位的海洋湍流观测,圆满完成了“南北极专项”的现场观测任务。

        据了解,大洋队于2015年11月在西风带成功布放了Argo浮标,这是我国首次在南大洋西风带海域投放这种浮标。矫玉田介绍,这种有着“水下滑翔机”之称的浮标,是测量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信息的先进观测手段。较之传统测量方式,它可以长期随流漂移、自动观测和实时连续回传数据,能够便捷、精确地获取更多数据。首次在西风带海域投放这种浮标将丰富中国在西风带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为南极绕极流区环流的平衡态和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探讨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矫玉田高工(左一)带领大洋队员在布放Argo浮标

        此外,科考队在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了海洋潜标系统,并成功回收了上一航次布放的海洋潜标系统,获取了宝贵的潜标数据和沉积物样品。其中,中国海洋大学设计和组织的潜标系统带有防冰山碰撞的破断装置(已申请发明专利),于第30次南极考察时首次应用。该种新型潜标一旦上部标体被途经此处的冰山牵挂住,则其位于300米处的破断装置将断开,使潜标下部标体及设备得以保全。虽然上部标体设备遭受损失,但前期观测数据已经通过感应耦合传输存储在下部标体的存储器上。矫玉田说,第31次南极考察成功回收的潜标部件和数据情况说明,破断器发挥了作用,在遇到冰山牵挂的情况下,保全了潜标的主要部分;而第32次考察回收的第31次考察布放的潜标标体完整,说明没有受到冰山的牵挂。

        姜勇和刘晓收老师在执行长城站度夏科考任务期间,为了抓住适宜天气窗口期,不顾长途飞行劳累抵站第二天即开始作业。夜间出海、低温手动操作仪器、长时间负重徒步雪地行走,甚至要翻过山坡和悬崖到达海边的潮间带采样……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克服重重困难,他们最终完成了长城湾和阿德雷湾共10个站点的生物样品采集,填补了此海域浮游纤毛虫原生动物研究的空白;集齐环绕南极半岛18个站点、5个湖泊的生物样品,圆满地完成了科考任务。

        作为科考新兵,第一次参加考察的施骞利用一切机会与南极、与海冰“亲密接触”,在矫玉田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大量设备的调试、安装、投标和数据回收分析工作。他说,在南极经历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远征南极最大的收获就是积累了难得的现场考察经验,取得了丰富的科研一手资料,这对海洋人来说是最宝贵的。

     

    矫玉田高工(右)指导博士生施骞调试仪器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