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春季学期集体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举行

作者:王淑芳来源: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发布时间:2016-05-13

字体:

  本站讯 5月12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在崂山校区开展了一场旨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体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先生全程指导了本次教研活动。

  近40位青年教师及特邀专家随堂听取了学校教学督导邓红风教授讲授的“世界文明史”。该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重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行远书院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开设的一门通识核心课程。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要求主讲教师精心安排阅读材料,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并督促学习撰写反思日志,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认知视野,强化其问题意识,不断增强以宏观的视野分析问题、以微观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邓红风渊博的学识、生动的语言、精美的课件、和谐的氛围以及讨论过程中对学生思维不时的启发与引导等,受到了专家和青年教师的一致好评。

  随后,学校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了研讨活动。青年教师就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疑问,和专家们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教学督导团副团长肖鹏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罗贻荣教授、管理学院副院长姜忠辉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2015年暑期赴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学习欧美教学方法的经历,畅谈了随堂听课的体会与认识。

  钱致榕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创办行远书院所秉承的教育思想与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他说,行远书院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区”,组织开展通识核心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人生视野,在人格培养和能力训练上打下基础,培育能够适应未来30—50年社会需求的“博雅”人才,让“博雅”推动终身学习,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行远书院的学生将通过课程学习、反思讨论、生活训练、书院活动,打造“厚基础”的自学根基,提升“宽口径”的从业能力,养成“深识见”的思维自省,以期发掘自我,成为具有“文理兼备的知识结构、宏大开阔的胸襟视野、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高雅的品味和人文情怀”的精英人才,进而造福国家和社会。

  当天,学校同时还在鱼山校区组织青年教师观摩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齐祥明副教授讲授的“生物分离工程”。教学督导董树刚教授、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马勇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孟祥红教师作为点评专家,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同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通讯员:王淑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