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文新学院“善思明辨”时事论坛第七期活动举行

作者:蓝雅钦 叶楠楠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16-05-11

字体:

魏则西事件反思

  本站讯 5月8日晚,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善思明辨”时事论坛第七期活动在文新学院院楼举行。本次活动将当下的社会热点与经典哲学伦理问题相结合,探讨了魏则西事件与大家所熟知的“电车难题”。本次活动由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唐莹与孔超两位同学主讲。
 
  论坛第一部分,唐莹同学对“魏则西事件”进行介绍,并以此为中心引导大家对这一当下热点进行讨论。与会同学针对这一争议以及由百度话题衍生出的莆田系医院,展开激烈的讨论并比较中外医疗制度的不同,提出对于中国医疗改革的期许与展望。唐莹同学引用知名律师胡纲的观点,认为魏则西事件给社会和公众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方面,唯有加大对公共性质的搜索服务的监管与医疗体制的改革,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论坛第二部分,孔超同学在讲演的开始便抛出了著名的“电车难题”。短暂的思考过后,大家举手表决,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改换预设条件的“电车难题”又被抛出,又是新一轮道德与效益的较量,在场同学纷纷陷入了沉思。随后,孔超同学又提出了由哲学家杜撰出来的思想实验回归现实世界的真实困境——无人驾驶难题,以供大家参考。最后,他以《列子•杨朱》中一毛不拔的故事与“电车难题”及其多种变体进行类比,引出了道德哲学理论对这个答案的两种解决模式——绝对主义和后果主义,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和道德层面上分别浅析了“电车难题”中的不同选择及其背后原因。
 
  会后,同学们表示此次活动结合社会热点,引发个人思考,受益良多。
 
通讯员:蓝雅钦 叶楠楠 孙梦雪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