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汉服礼仪
本站讯 4月28日下午,由青青子衿社、达尔文学社和海墨汉文化研究协会联合主办的“素衣闻花”汉服摄影活动在鱼山校区新教学楼和校园内举行,活动分为汉服知识宣讲和汉服摄影两个部分。
活动首先由海墨汉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范纯宇(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同学进行汉服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汉服基本知识、表达作用、社会伦理功能、演变历程、穿着礼仪和汉服运动等方面的知识。“相比于旗袍和中山装,汉服更能体现传统文化的韵味,”范纯宇说道,“在功能方面,汉服更偏重于社会功能和伦理功能,而西方传统服装更注重于体现形体美。在立体剪裁方面,汉服、和服等东方传统服装具有二次成形的特点,即在平铺和立体穿着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汉服从战国时期的曲裾到西汉时期的裤装,到东汉时期的直裾,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裙,到隋唐时期的齐胸襦裙,再到宋代平民装束和明代的袄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范纯宇结合影视作品和亲身经历对各个时期汉服的特点、演变原因以及穿法进行介绍。在汉服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其交领右衽、高冠博带、宽袍大袖的特点基本传承下来。在对站姿、坐姿、拱手礼、大揖礼等传统礼仪的讲解中,范纯宇在演示的同时对动作细节进行详细解说,“君子佩玉,环佩叮当。古代人们通过行走时玉佩碰撞发出的响声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修养”。在介绍国内和国际上汉服的发展现状时,范纯宇表达对汉服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2014级生物科学杨阳结合自身经历补充介绍相声表演时常见的服装大褂的演变来源和剪裁方式。
讲座结束后,主办方组织参与活动的同学选择心仪的汉服在校园内进行汉服摄影,并在活动结束后为每位同学免费冲洗一张照片。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对汉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汉服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文:毕艺凡 图:姜航
趣听知识讲解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