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中海大针对青岛临终关怀服务展开社会调研

作者:朱迎爽来源: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16-03-09

字体:

小组成员在青岛市红十字老年护理院进行调研
 
    本站讯 “一米阳光”——中国海洋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调查团,以青岛红十字老年护理院为例,于1月28日正式展开关于国内临终关怀服务现状的调研。
 
    本次社会调研通过调查国内临终关怀现状和参考发达国家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方式,试图找出适合国情的普及临终关怀服务方式,来分析探讨这种方式的可行性。截至3月9日,活动已圆满完成,收获颇丰。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1月28日上午,考察团来到青岛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护理院基本情况以及青岛市临终关怀服务发展现状。为期一天的调研,使考察团对青岛市临终关怀服务发展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临终关怀服务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缺乏普及仍是其短板,且同时存在专业性不足、忽视精神关怀的问题。接下来,该考察团会前往浙江省台州市进行进一步调研。
 
    2月5日至2月6日,考察团来到浙江省温岭市调查当地临终关怀现状。小组成员分别来到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温岭市三心美德老年公寓,及多个社区医院,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式,就临终关怀在我国普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经过两天的采访,结合事先搜集好的资料,小组成员将通过论证分析得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普及方式。
 
    同时,一行人成功联系到专注临终关怀的温岭市城南义工队队长张金华,对其进行了采访,并跟着该义工队来到孤寡老人家中对卧床老人进行关怀。这次实践不但让他们了解到义工作为临终关怀服务的一种方式的优越性,也让他们体验到临终关怀服务者的不易。
 
    考察团成员李同学表示,虽然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而恰恰因为传统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和衰老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才使得很多老人和末期病人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然而自从八十年代临终关怀的概念首次被引进国内以来,这项服务在国内始终遭到冷遇。因此,才有了这次实践活动。他们试图通过借鉴和分析,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普及这项服务的道路。
 
    此次活动已完美收官,小组成员对我国临终关怀现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也呼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未来十几年临终关怀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希望大众对临终关怀有更高的接受度,让危重病人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通讯员:朱迎爽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