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大众网青岛1月11日讯 为推进海洋生态灾害领域的学术交流,维护我国近海生态与环境安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于1月11日在海洋国家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鳌山论坛——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研讨会”。
围绕“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主题,会议进行了一场主题评述报告和五场专题报告。近几年,我国近海绿潮、水母和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现状频发,孙松研究员、于志刚教授、乔方利研究员分别从近海生态灾害的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化学环境变化对我国近海生态灾害的影响以及浒苔绿潮的发生发展及防控手段。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名江研究员则从“黄海绿潮的已知与未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绿潮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绿潮研究中应当继续关注的科学问题。此外,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Don Anderson教授和Jiayan Yang教授也应邀做了报告,分别从有害藻华的预警预测及黄东海动力环境角度介绍了国际上相关研究现状。
会上,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针对近海水母灾害和绿潮灾害,总结了最新研究进展,提高了对生态灾害成因和危害的科学认识,梳理了近海生态灾害研究中亟需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明确了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鳌山论坛”作为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是海洋国家实验室发起的高层次科学论坛,旨为海洋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学术自由交流和自由讨论的宽松环境,弘扬学术自由讨论精神,以评述报告、专题演讲和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探讨海洋科学前沿和未来的高知识层次、跨学科、综合性的研讨会。本次“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控策略研讨会”是2016年的第一次“鳌山论坛”。
记者:李佳宁
来源:大众网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