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中坐在去美国的火车上的四人
本站讯 说得痛快一点儿:都——是——别——人——。面对责任,警察们如是推卸。12月12日晚,海鸥剧社《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于鱼山校区排球馆上演。
达里奥·福的戏,就是个臭不可闻的屁?!
“你们走过城市的街道——你们穿过夜晚的灯光——你们走上台阶——你们进入剧场。”此次话剧以小丑说唱拉开序幕。通过两个小丑的唱和让观众了解到本次话剧的人物:警察局长——坏蛋!警察甲——坏蛋!警察乙——坏蛋!还有一个女警察——帮凶加坏蛋!一个疯子,他是一个受压迫者。
本剧作者达里奥·福是铁路工人的儿子、江湖艺人、喜剧小丑、半途而废的建筑系学生,他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老头、编剧、导演、演员,他更是一个越老越激进的家伙、一个旗帜鲜明的左派、一个被美国拒绝入境的“危险分子”。
本剧以小丑的口吻将作者的创作经历穿插其中。1997年达里奥·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社会各界对此议论纷纷。新纳粹民族联盟党领袖愤怒的质问:“达里奥•福对意大利以及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文学评论家贝拉伍迪奈说:“达里奥•福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是一个作家。” 连意大利文学界的元老都在唉叹……
甚至有人评价:“达里奥·福的戏,只不过就是个臭不可闻的屁。”海鸥剧社通过荒诞幽默的说唱对话,让现场观众熟悉剧本及其作者。通过小丑滑稽生动的对白,现场观众能够感受到意大利当时社会的大背景而迅速融入剧中。
证据证据再证据,就是我对证据的理解!
本剧第一部分以1969年意大利发生著名的喷泉广场惨案以及此后一系列爆炸事件为故事背景。意大利米兰的波隆纳火车站发生爆炸,警方逮捕了一名叫匹奈尔的无政府主义者。审讯期间,匹奈尔从拘留所四层坠楼而死,警方声称此人畏罪自杀。
本剧将被欺凌压榨的匹奈儿喻化为沙包,展现了警方的残暴无道。他们将“沙包”打死后,用层层谎言掩盖证据推卸责任,表演过程中,演员将警察百般抵奈的丑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局长眼中,人死了是事实。他自己跳下去的也是事实。不是他们干的更是事实。当警察询问局长证据时,局长说道:“你放屁!你是个什么警察呀,啊?不等无政府主义闹成你他妈就该给我滚蛋!知道什么叫证据吗?啊?知道什么叫证据吗?记住了,对于我们警察来说,证据证据再证据,这就是我对证据的理解!”这就是当时所谓的警察,高明的扭曲事实主义者。
警察与局长草菅人命,刑讯逼供,出事之后又百般抵赖。不同角色的对话令观众捧腹大笑,但笑中带着嘲讽,嘲讽中演绎着喜剧的可悲之处。
到底应该听谁的?你应该听,达里奥·福的。
第二部分开演,饱受压迫的疯子出场。“我曾经十六次住院接受治疗,都是出于我喜欢扮演各色的人物,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由于我喜欢的是真实可信的演出,因此我的演出中的演员必须实实在在的人,不会装腔作势地演戏。”剧组人员为我们带来的疯子形象,是一个精神上饱受压迫的无政府主义者。
局长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安排警察找疯子编排无政府主义分子的“自杀”过程。说得好听点是编排,但实际上是想通过演戏掩盖他们将无政府主义者刑讯致死的罪行。编排初,局长不听从疯子的计划,导致配合过程中的分歧,局长对编排的结果很不满意。排演过程中,“到底应该听谁安排”,“到底应该听谁的?听听良心的,听听利益的,听听思想的,听听本能的,听听理想的,听听规律的,听听平等的,听听差别的,听听正义的”。
不文明的局长要求排演中让自己的形象更加文明,不仁义的警察在排演中追求仁义,没有自觉性的警察却要求别人自觉。故事前后的鲜明反差深深地讽刺警察局长们,一个个虚伪的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因为我是人民,我无所畏惧!
众人继续演绎无政府主义者的“自杀”过程,编排中,他们想象着自我的不同角色,想象完全脱离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插入一段小插曲:在想象的世界里,他们到了美国。到达美国时伴随着一声爆炸,正是根据米兰的波隆纳火车站发生爆炸为原型编写的故事情节。不幸的是,疯子再次被指供成放炸弹的人。疯子与局长一番争辩后,无果。疯子呐喊:“因为我是人民,我无所畏惧。”此处疯子的角色升华,它不仅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整个被压迫的人民。
掩藏罪行的戏剧在第三部分中继续。整个话剧以戏中戏为特色,穿插小的情节,为大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局长对意大利警察形象塑造的要求很高:“我们不光是要认清自己,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树立意大利警察的新形象!不要让人以为意大利警察队伍就地取材,招的净是白痴!流氓!。”他要求无先生(即疯子)的思想更加解放,更有人情味。疯子的回答意味深长,一语双关,他说:“从审讯到跳楼中间的空隙太小了,‘人情味’无法塞进。” 局长:“没有关系呀,时间我有的是,实在不行的话,你可以考虑再加一个人嘛。”
音乐起,丝巾飞舞,艳丽多姿,女警官上场。疯子此时扮演孩子,局长,女警官分别扮演叔叔阿姨,上演了一场令局长十分“感动”的戏。“非常好,非常好,非常感人哪!我今天的感想颇多,拿笔记一下。不过这个楼我认为他还是要跳的,至于怎么跳,你这肚子里的草稿(踹疯子)想好没有!”疯子:“ 有了,有了。全靠大麻、海洛因。”毒品是第三部分新添加的元素,也正是通过毒品将戏中戏推到下一部分。
谁们?都是别人!
灯光熄灭,道具变换。灯光逐渐亮起,全剧进入第四部分,疯子与警察戏中戏表演仍未结束。最后的排演,真实中透露着虚伪,虚伪中反映着现实。疯子注射毒品后“承认”自己的罪行:“我感到罪孽深重,我追悔莫及,我不想活了,我要跳楼!”局长:“你这个笨蛋!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戏,叫你导得乱七八糟,我看你分明是现实主义功力不够,不够不够不够,你这个该死的疯子!!”
“别叫我疯子……”疯子被局长的话激怒,疯子突然发疯,跳到局长身上咬他。疯子似乎突然清醒,他开始揭露警察局长们的恶性:“不要把责任推卸给第三者。我查阅了罗马预审法官审讯的全部记录……这个无政府主义者压根就没有承认自己参与了银行爆炸案,这都是你们捏造的!”疯子的话不仅将剧中局长的丑态揭露,更是对当时意大利时局的揭示。局长不以为意:“对呀,是我们捏造的,怎么了?”局长并不害怕,但接下来疯子的话使他受到惊吓:“我还想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司法部长和内务部长已经决定撤你们的职,用来挽回已信誉扫地的警察局的威信!你们三个飞黄腾达的梦破灭了!”
疯子的话将全剧推向高潮,压迫后的反抗,迷茫后的觉悟。想玩疯子的警察反而被疯子玩。疯子将他们的罪行一一指出。警察们松弛的眉头紧缩起来,身子也因害怕而不停地发抖。他们开始向无先生(即疯子)求助,全剧最后,警察们还在互相推卸责任,所有的错误都能用他们的借口巧妙地避开。疯子:“事情当然不能怪你们,事情虽然是你们干的,但教唆的,是他们!”警察、局长:“谁们!”疯子:“说得远一点儿,山顶洞人;说得近一儿,你们家人;说得唯物一点儿,日食月食;说得唯心一点,儒家法家;说得辩证一点儿,是受害人。”
说的痛快一点儿:都——是——别——人——
剧终!话剧表演结束后,剧组演员与现场观众互动交流。剧组人员表示:“看到这个剧本时,觉得这部剧的难度很大,但剧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事实证明,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你们的热情让我们在冬天里感受到阵阵温暖。”同时,本次话剧导演也希望大家在欢乐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剧本背后的内容,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
文:陈艳菊 图:陈香悦 张怡晨 何依辀
别叫我疯子!
对于我们警察来说,证据证据再证据,这就是我对证据的理解
出来了,出来了
意大利警察逼迫疯子给他们排一出“跳楼戏”
意大利警察拿着皮带拷问疯子
为了增加“人情味”,警察们请来的“警花”
“这是一个大铁圈 把它套在犯人的脖子上”
照全家福
奔赴美国
到达美国 新的世界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