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残障发声 公益远播

作者:何依辀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5-11-15

字体:
 
做公益源于自己的心
 
    本站讯 11月15日晚,由广东与人公益基金会主办,晓慧馨雨助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爱心社承办,由“残疾人”王呈祥主讲的“2015残障发声月”青岛站在鱼山校区新教学楼举办。王呈祥的“亲友团”以及中国海大的学生都在现场聆听了王呈祥的响亮“发声”。
   
    在开讲之前,主持人先以一个小游戏“象鼻去哪儿啦?”引入主题。三名听众被要求原地转三圈,然后走到一幅大象的图画前,在正确的位置贴上手中的象鼻贴纸。可三圈过后,他们或转不回原地,或踉踉跄跄前行,或将象鼻贴到大象的脚边……游戏过后,盲人按摩师郭海涛,同时也是王呈祥“亲友团”的成员,用他风趣的语言赢得听众的笑声——“别人演奏看谱,但是我看不见,所以我是个不靠谱的人!”随后他以萨克斯的演奏一曲《春风》,使在场观众沐浴在柔和优美的乐声中……虽然这只是简单的游戏和节目,但却在活跃现场气氛的同时,也让听众们了解、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
 
    热烈的掌声中,王呈祥走上讲台。他精神抖擞的光头上横着两道浓密的眉毛,一副反着光的圆框眼镜架在鼻梁上,左手一直放在口袋里。他坦言道,或许现场气氛对我们而言是温馨的,但对他而言,今天所提及的话题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是他第一次以“残疾人”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我今天带来的不是演讲,也不是讲座,而是分享我前半段的人生。”“我从来没在公众面前完全开放我自己,这对我而言是莫大的成长。”他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活动更加理解残障人的生活。
 
    王呈祥从他是“天才少年”的曾经谈起——他小时候是很聪明的孩子,经常受到身边人们的夸赞,“那时候我妈妈告诉我一个歇后语‘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直到现在还深深印在我脑里。”但在十二岁那年,“天才少年倒了霉”,他被鞭炮炸伤,并因此失去了他的左手,“二级肢残,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虽然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每一个细节,从玩伴对触目惊心的手术现场的描述,到送他去医院的绿色吉普车,再到从家中带去医院的发霉纸币……动情处,他哽咽难言。亲友团递上纸巾,听众们默默鼓掌,给予他鼓励与支持。“正是因为我很不幸,所以我要思索不一样的生存之道。”他不想依靠“五保”过活,也不想举着残肢去乞讨。于是,他开启了写作之路。说起他的第一篇投稿《家乡的五龙河》,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稿子,他仍然非常自豪“当时我投稿的时候把邮票也一起寄去了,等着退稿,没想到给我的回复是这个!”继而,他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初中毕业时,他已发表的文章便有200余篇。初中毕业后,他在中专学习工业美术,做着“画门头”的梦,但毕业后,他发现自己学到的技能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他开始了“漫漫求职路”,尝试了理发、画油画、摆地摊等工作。王呈祥那时候觉得,工资足够日常花销即可,但后来,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认为“不仅仅要生活,要生存”,“那就写东西吧”。而他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对工作要求完美,也正因为他认真的精神,他这一写,便成为了特稿圈的知名人物。“我的爱好是我的工作,我很庆幸。” 在王呈祥丰富的阅历前,听众们不禁惊叹。
 
    在经历了“一字一元”的辉煌特稿人生涯后,王呈祥再次华丽转身,成为一个全职公益人。说到公益,王呈祥肢体动作变得更加丰富,­­­­­­十分愿意与在场所有人分享他的经历。虽然关于王呈祥的介绍中有非常多的标签,但是他“最看重的还是‘公益人’这个标签”,他“一天24小时都想做公益的事”,“一年投入做公益的精力大于十年投入茶庄和公司的精力。”他的公益事业从捡垃圾开始,现在在同明书坊发展,旨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王呈祥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不就不做。”,但他也说“虽然我们起步低,但一直在努力。”同时,他还多次呼吁大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去。
 
    随后,王呈祥以丰富的图片和图片背后的故事介绍了他多彩的生活,也对于求职的大学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还倡导大家正确看待公益人——“比肩同行”。“人生而平等,有些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我们的志愿者。其实,他们不比我们差,我们也不比他们强。”
 
    短暂的互动环节后,现场所有听众一起呼喊口号,录制成视频:“残障人发声,你听得见吗?残障人发声,我听得见。”口号声中,残障发声的火炬在青岛站完成了交接。
 
    “我能代表残障群体,发出有力的声音。”王呈祥不仅让残障人的发声被更多人听到,也将公益的种子撒播到更多的地方。
 
文:何依辀    图:陈艳菊
 
【新闻链接】
 
王呈祥:1978年生,汉族,山东高密人。民盟盟员。作家  ,画家,公益人;影视制作专家,出版策划专家,亲子教育专家  。现为同明书坊 会服务中心理事长、主任,青岛民盟历史研究会研究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漫画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迄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并多次获奖。作品屡屡被文摘刊物转载,个人创作事迹入编传媒大学写作教材,城市信报 、青岛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过其成长故事专访。著有散文诗歌合集《如歌的五龙河》、报告文学《突破边缘》等,策划《人间四月天》、《八月桂花香》、《同明阁》、《同心之路》、《脱光的青春》等系列图书。
 
 
“残障人发声,我听得见!”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