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0月22日,“八关山讲堂”第二十八期“社科法学连线”系列讲座之“社会分层与法律利益的分歧”在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模拟法庭举行。本次讲座由《法律和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工作部、中国海洋大学法律和社会科学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朱苏力主讲。朱苏力教授围绕社会利益分化引发的各类法律难题进行了精致的分析和讲述,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法政学院院长刘惠荣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法政学院戴昕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朱苏力教授在本次讲座中提出“法律的阶级性”这一传统但又随着社会发展重新凸显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展开深刻的讨论。他认为,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深刻改变过去中国社会高度同质化的特征,社会财富分配、职业群体以及空间概念的演变,使得“人民”这个概念出现利益上的分化,这种分化及其带来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会逐步影响到国家的司法及立法层面,而且会带来整个社会在文化和伦理上的分层,将这种分歧拉入更加难以控制的轨道,甚至触发阶级斗争的表面化。这要求法律从业者和政治家必须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在未来做出有效的回应。朱苏力教授旁征博引,用退休年龄、房价控制、雾霾治理、玉林狗肉节等社会争议热点举例,用生动朴实但不失犀利的语言剖析这些社会现象中蕴含的利益分化特征,并深刻地解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使得讲座主题更加鲜明。
针对这一主题,朱苏力教授表示现阶段重点着眼于问题的发现,提升法律从业者以及政治家对于这一深刻社会变化的问题意识,这需要学人把眼光投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现实以及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仅仅靠书斋中臆想出的政策并无助于认识和解决此类问题。他告诫在场的法学师生,看问题应当具备全国视野,不能仅仅将本地的、本职业的、本利益集团的矛盾类推为普适性的矛盾,要把互相有分歧的群体纳入一个共同体中。因此,立法应当超越利益集团的分层,为整个社会利益共同体服务。这要求立法者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优秀的政治智慧,也是朱苏力教授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学者对中国法律学人和从业者的殷切期盼。
最后,法政学院戴昕副教授和参加“法律和社会科学”2015年会的部分代表对朱苏力教授的讲座做出总结和评议。朱苏力教授回答听众关于讲座主题的提问,并接受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代表赠送的以其名言“责任高于热爱”为内容的题字。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通讯员:魏征 胥国一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