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力和同学们在一起
本站讯 10月22日晚,由青岛华润万象城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团委,医药学院学生会,医药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党支部承办的“一个人的长征”大型公益主题演讲在鱼山校区新教学楼举办。
演讲者左力,是一个摄影家,也是一位导演。2013年10月10日,他从江西瑞金出发,用一年的时间,重走红军当年长征路,总耗时374天,足迹踏遍10个省份,徒步12100公里,走坏三双鞋,拍摄万余张照片,身体力行地感受长征这首精神史诗。
演讲伊始,左力向大家阐述自己重走长征的原因:老一辈的英雄们无人重视,那段残破的历史永远地埋在这些铁汉的心里,无法言说。中国人对长征的集体失意,而外国人对长征的极高热忱刺痛着左力,他决定重回长征路,重寻长征神。
出发,到达。左力把库尔班大叔的故事送给现场观众,并告诉他们面对目标时的办法就是这四个字。左力表示,在骨髓中植入的行走的记忆会让人感受到迈开第一步的重量。
“妇女的分娩是长征残酷的开始”。左力分别向观众们讲述董振堂和陈慧清,钟赤兵和贺子珍,还有一位连照片都未能流传下来的曾玉的故事。左力直敲人心的话语,把这段艰苦的时光真实地还原在大家眼前:孕妇在遇到阻击战时难产,孩子无奈离世……在场部分女生面对这些残酷的事实落泪。
谈及到达瑞金的感受,左力说只有遗憾。遗憾瑞金这么壮美的风光居然无人欣赏。每一个旅行者都想去名胜古迹感受历史的沉淀,都想去风景秀美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却有极少人在长征路上流连欣赏。左力说:“长征路把无限瑰丽的景象串联起来。”他无意中发现长征路是“L”型,而贯通这条“L”型路的是历史的沉淀、英雄的风骨还有大自然的神奇。
“我不是一个行者,我只是在走读历史罢了”,左力迎风感受古战场的气息,感受湘江血战的惨烈,血腥。“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听风诉说历史斑驳的痕迹,思考四渡赤水的伟大,“小桥初架渡天兵,避实击虚妙计生”;读风歌颂历史走向现在,幸运井冈山会师的及时“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一个个历史英雄陪左力走完此程。
长征行过后,左力感慨领悟到:国家只有在逃难,受难,苦难中才能开花;国家逃难,绝地反击,向死而生是必经之路;人性的眼光,人性的历史,人性的悲歌,人性的光华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性。
在本次充满爱国热忱的演讲中,左力屡次提到当代青少年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历史英雄的敬畏上,更体现在一个人的才情、气度和胸怀上,而这些,正是现代青少年缺失的。
“虽千万人,吾往矣”。左力在演讲末尾指出,长征这段旅程使他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强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顽强和坚毅。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为艰难险阻的远征,它锻造了中国最强悍的一代军人,塑造了中国最刚毅的魂。
演讲最后在左力的一个有力的军礼和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刘美君(实习) 图:张芸芊(实习)
左力谈长征感悟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