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由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热带海洋与气候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主要围绕如何应对热带海洋变化导致的区域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灾害、推动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据了解,研讨会的召开将能提高我国对极端天气灾害的预测能力,并更加合理地制定应对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闫菊表示,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热带海洋是实施海洋科学研究和观测的重要阵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此次联手全球各大科研机构,筹办此次研讨会,旨在与全球顶尖专家学者探讨热带海洋多尺度过程演变及其气候效应的热点问题,为实现海洋科学研究服务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新的支撑,为维护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介绍,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本次重点围绕厄尔尼诺现象进行了研究,而实际上,今年的厄尔尼诺势头强劲,类似于1997年和1998年的超级厄尔尼诺,我国的社会、经济现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讨会的召开,将有助于我们对厄尔尼诺及其衍生灾害进行预测,将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吴立新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我国的灾害预测能力,制定更加合理的应对机制,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将在热带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承担倡导者的角色,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提升各大科研机构的凝聚力,为全球厄尔尼诺和气候变化研究带来的新的推进和展望。
记者:尹为鉴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