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

【图片专题】黑色辉煌

作者:曲新宇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5-03-16

字体:

    “精诚掘进三千尺,求出乌金万人薪。君问薪火来何处?且看工人满面尘。”

——题记

    你知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地下劳作,远离光明却给人们带来光明。

    深不见底而又冰冷的矿井,蓬头垢面的脸庞,破烂不堪的衣裳。

    煤矿工人,一个演绎着黑色神秘生活的特殊群体。

    对于他们,世界只是黑白的,他们默默地在井下黑暗的世界中拼搏着,留给人们的形象或许只是粗犷与黑。

   他们是一群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黄土地的朴素人民。他们没有过多的索取,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们只求能够安全的把钱挣到手,养活父母妻儿。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迷糊的概念,他们不知道在井下工作时地面的太阳升到了何处。

    矿井的水平标高处在海平面以下几百米,井下的温度常年保持在30多度,而且这样的矿井大多伴随着丰富的地下水,空气中闪烁着细小的煤晶。工人们只能穿着背心和短裤在井下工作,汗水和煤泥遍布全身。

    众所周知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工人每天处在四块石头夹一块肉的环境里,每天与钢铁构成的设备打交道,这几样东西就是保护他们的全部。

    在这里,人的血肉之躯是最脆弱的。

    总也忘不掉那种场景,远远地看矿灯的光束距离井口越来越近,就在接近地平面那一刻,我仿佛也听到他们深深的呼吸声。来不及洗澡,乌黑的手,乌黑的脸,只有洁白的牙齿和闪亮的眼眸最引人注目。

    当我在看清楚墙壁上的字之前,真想象不到这里是他们洗澡的地方。

    由于工作环境非常脏污,所以每个班结束后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但是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再加上煤尘和污物的侵蚀,他们的手都结了厚厚的老茧,洗澡时都要使用硬毛的板刷才可以把手掌纹理中的污物洗出来。

    简陋的环境,裸露的清洗,在这场景下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们眯着眼睛,只是笑着,也不想多说话,陶醉于单纯的境界里。天气真好,阳光真好……

    矿工的情感是朴素的,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很简单。甚而至于他们也许很少考虑究竟什么是幸福。但是,从他们的神态中,我分明读出了一种昂扬的幸福在他们黢黑的脸上红彤彤的盛开。

    “过节不差这几个小时,我再多守一会儿,等他们上来了,我和他们一起回去,没干过的人永远不知道他们工作时是什么样子。”

    是呀,很少人知道他们在井下推车因力气不够而又奋进全力挣扎的表情,很少人知道他们在矿车轮越轨而无力将它抬回去的无奈,很少人知道他们在井下吃着与煤灰参杂的饭菜,很少人知道他们下班后用洗洁精洗澡……

    “今天过节,给他们做点好的。又辛苦了一年了,一年又一年,啥时候能歇歇呀!”

    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注定了要把自己的一切押在这里,这一注押的是自己的青春热血、是自己的生命,是家人的担忧,矿工的家人最怕他们下班晚回,仿佛回来晚了就注定有危险发生,一根警觉的神经始终处在高度警惕中,这就是矿工的家人,也只有矿工的家人才会受到这样的煎熬。

    夜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临,地面上的机器都已停止转动,可地下却仍然一片热火朝天,其实,你永远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辛劳……

   当人们欣赏着璀璨的烟火时,有这样一群人依然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人们享受着团圆的温馨时,有这样一群人正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有这样一群人,当我们都安然入睡时,他们却还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才是划破夜空中最绚丽的烟火。

后记:

    “我其实怕黑……”

    习惯夜路的他们,有时真的会怕黑,怕这长长的巷道迷失了回家的方向,怕和妻子的吻别从此一去不回。

    我不知道怎样用我纤细的笔来支撑起这么厚重的内容。他们不追求名利,不奢望富贵,只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全家的幸福生活。

    洁白的牙齿,沾满煤尘的脸,顺着肌肤的纹理不断流淌的黑色的汗水,一幕幕像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反复的在我的记忆中播放。

文/图:曲新宇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