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学生工作十件大事

作者:学生工作处来源: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14-12-31

字体: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团组织认真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通过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新任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学生干部专题培训班、“行远先锋”研究生党员骨干训练营、“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系列活动,以“我们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为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月、主题海报展、主题报告会,举办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主题思辨会等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勤奋学习,不懈奋斗。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海之子”网站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频道——“海洋之窗”,被评为“优秀共建频道”。

二、广大学生积极参加90周年校庆活动,分享光荣,共担责任

    成功举办“海·海大·海之子”庆祝建校90周年文艺晚会,声情并茂地回顾海大九十年风雨历程,歌颂中国海大人的精神品格,展现发展成就,祝福美好未来。

    组织500余名学生开展“传承海大精神,寻访校友足迹”校友访谈活动,编撰出版《海阔扬帆——中国海洋大学校友访谈录》;举办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情牵文苑——历届文苑奖学金获奖代表访谈”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海大精神、立志成才报国。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举办校史知识竞赛、摄影大赛、合唱比赛、“海大园漫步”主题学生版画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史校情教育。组织开展文明宿舍评选、义务清扫校园、为校庆寄语、为学校建言献策等活动,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责任感。

三、培养树立优秀青年典型,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

    经认真评选、严格审核,评选出省级优秀学生25人、优秀学生干部12人,省级先进班集体6个;校优秀学生标兵10名,3名学生荣获第十五届文苑奖学金;218名本科学生、228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06名本科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共发放奖学金941.4万元;首次评选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57人,发放奖学金114万元;5210名本科学生获得学校奖学金,共发放奖学金473.77万元。590人分别荣获獐子岛百佳优秀学生奖学金,青岛银行优秀大学生奖学金、中国银行自强大学生奖学金、中国银行研究生学术之星奖学金等,奖励金额213.46万元。组织优秀学生标兵和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研究生走上“海之子讲坛”,教育引导学生追求卓越、成才报国。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报、网站、讲坛等阵地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通过入学教育、学术论坛、学术规范沙龙等形式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弘扬优良校风学风。2010级英语2班团支部被评为“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马骥同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2010级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常蕾同学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水产学院何艮教授荣获第18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实践育人取得实效

    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重点支持146支学生团队走进城市社区、乡镇村里开展政策宣讲、支农支教、民生调查、环保宣传、就业体验、服务蓝色经济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21支团队参与第六届“调研山东”社会实践项目,选拔45名优秀学生骨干分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香港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支团队获评全国重点实践服务队,3支团队荣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1支团队入选“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全国百强团队,16支团队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22名教师、43名学生分别获得省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称号。

    971名校庆志愿者圆满完成校庆期间各项志愿服务任务;229名志愿者作为花卉大使礼宾接待志愿者、园区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投入2014青岛世园会志愿服务工作,以出色表现赢得世园会执委会的高度评价;160名志愿者参与2014年APEC第二次高官会及相关会议志愿服务工作,向大会展现了海大学子的风采。以“传承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敬老助老、义务献血、爱心募捐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选派24名同学赴西藏、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开展研究生支教团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学校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荣誉“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五、校地携手,多措并举,全面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为375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在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的基础上,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取得联系,多渠道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建立健全困难生认定回访体系。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积极拓展学校与社会共同扶助的全员资助体系,2014年,学校向全体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家庭所在地共320个地级市(州、盟)的市长发函,商请地方关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12月,学校共收到各类回复121件,为220名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争取到扶助资金达62万元。经严格审核,认真管理,共为6483名学生申请发放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类助学金及困难补助1015.927万元;为1732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622.81万元;设置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1506个,研究生助管、助教岗位930个,发放工资383.06万元。首次在2014级研究生中实施入学“绿色通道”制度,确保了299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报到。加大力度推进实施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在各院系设置435个“助学公益岗”和92个“学业帮扶岗”,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受到学业警示和学习困难的本科生开展结对帮扶。强化资助育人导向,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组织14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18个团队开展暑期社会调查活动,选派1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赴北京大学学习交流,组织开展“诚信海大十大瞬间”图片征集活动、 “诚信相伴·圆梦中国”主题征文活动、“以诚为本 以信立人”海之子超级演说大赛,积极参与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励志、感恩教育。

六、学生社团和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嘉奖,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OUC-ChinaiGEM团队”在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喜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成为全国首批100个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学校学生团队在2014“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2项,铜奖1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7项。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竞赛中,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0名。在第十一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爱海行远”毕业晚会、“校庆杯”系列球赛、校园歌手大赛、青春风采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大学生艺术团星光艺术节专场演出、“飞翔的海鸥”话剧周和研究生2014年度十大人物评选、廉洁文化节、法律文化节、实验室安全活动月、帆船训练营、国学活动月、学术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海鸥剧社原创话剧《白蛇》在第五届青岛市大学生戏剧节中荣获最佳编剧奖,“潮间带海洋生物采集及生态球制作”获评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特色营队活动案例。

七、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通过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房租减免,设立学生创业服务站,为创业学生提供无息贷款和工商、法律、税务、财务、导师等创业服务,帮助学生创业。2014年新增在校学生注册企业17家,两个博士创业团队获山东省高校创业大赛二等奖。

    积极做好沿海地区就业市场开拓,深入调研沿海各省海洋人才需求情况,重点加强与涉海用人单位合作;通过走访重点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邀请用人单位到校宣讲招聘,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一年来共有2400余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有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就业见习实习,其中21名研究生赴北海、防城港挂职锻炼,45名学生参加国家海洋局实施的“海洋人才港”实习实践,6名学生赴宁波实习基地单位实习。继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定向招录选调生高校之后,学校又成为河北省定向招录选调生高校。今年有12名毕业生通过广西定向选调生招录及北海市人才引进计划赴桂就业,毕业生到沿海地区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

    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建设好“1+3+X”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全国示范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研究生职业发展教育》公共选修课,各学院(系)积极建设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选课学生7500余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栏目合作举办中国海洋大学专场,4名学生在《职来职往》舞台,充分展现了海大学子的优秀素质,得到了一致肯定与好评。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04%。

八、提升国防生军政素质,探索创新新生军训内容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号召,国防生培养工作注重把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与军政素质相结合,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指导国防生加强专业学习和军政训练。组织国防生开展为期一周“爱我海洋、强我国防”军事文化节,首次组织164名国防生参加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暑期集训,举办国防生军政训练大比武。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在2014级本科学生军训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引入“连长课堂”、激光模拟打靶、轻武器分解组合、海军旗语、男子军体拳和女子防身操等训练内容,丰富新生军训形式,提高新生军事技能。

    2014年全国首次实行网上兵役登记及网上报名,中国海洋大学6075名学生按要求在网上进行兵役登记,18名大学生光荣入伍,分配至海军、陆军、空军以及武警等部队服役。

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讲座、心理训练营,开展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定期组织心理危机排查,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通过参加培训、举办讲座、心理沙龙等帮助专兼职心理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组织以“成长陪伴 心灵护航”为主题的第十届心理健康活动节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营,举办“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朋辈心理互助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心理委员、阳光使者积极开展同辈心理互助;开展“与名家面对面——心灵访谈”活动,名家寄语青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榜样。“拥抱蔚蓝”研究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营在2013-2014年度青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工作创新项目”。学校被评为“山东省201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单位”。

十、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组织第六期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至今,已有88名辅导员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邀请知名专家为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技能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兴趣研修小组”学习,组织优秀辅导员赴兄弟高校专题研究学习,拓展工作思路和视野;选派辅导员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业务培训50余人次。开展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举办“辅导员沙龙”、“我的大学”辅导员讲坛,编辑工作案例集锦,加强兼职辅导员团队建设。辅导员积极参加全国、省级、学校专项项目申报和工作论坛、成果评比,1项课题获教育部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立项,1篇论文获山东省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篇论文入选山东省“高校德育成果文库”。于淑华入选“山东省高校骨干辅导员”;何培英获“2013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入围奖;何培英、钟媛被评为第五届“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