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合作共赢 中国海洋大学与威海市政府签署深化校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作者:李华昌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4-12-18

字体:

于志刚校长(右)和张惠市长(左)在协议书上签字

    本站讯 12月17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与威海市政府深化校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威海举行,校长于志刚和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惠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洋生物、海洋食品、海水养殖、海洋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领域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同时,双方采取多种形式,在信息互通、人员交流、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方面,开展高起点、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于志刚校长在讲话中表示,近十年来,双方在海洋生物医药和功能食品、海洋生态修复、水产品储藏与加工、海岛开发与保护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全面深化合作夯实了基础。于志刚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他说,按照“立德树人,顶天立地”的目标,学校在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服务、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蓝色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威海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和水产产业基础好,威海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与中国海大的学科特色和科技人才优势十分契合,这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他希望,今后双方的合作,一是要更加务实,二是要着力实现重点突破,三是要在人才培养、海洋人文社会科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四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搭建综合性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整合的全面合作。他提出,中国海洋大学将把威海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示范基地,着力探索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在为威海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张惠市长在讲话中对双方以往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中国海洋大学的办学水平,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的诸多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深化市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改变以往双方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有助于双方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将双方的合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她说,威海市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实验区、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等,发展前景广阔。威海城市发展与中国海洋大学学科发展特色具有很好的契合度,双方的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她希望,以此次深化市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契机,进一步集聚科技资源,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海洋类技术成果的转化,多层面地开展好双方的人才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基地与园区的建设工作,强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张惠希望,双方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互通,政校联动,合作共赢。

    仪式上,中国海洋大学还与威海市科技局签订了《设立中国海洋大学威海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意向书》,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签订了《建设威海市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威海市副市长徐连新主持签约仪式,市政府秘书长夏景华,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李华军出席签约仪式。双方人员就合作需求及建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张惠市长等威海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于志刚校长一行还考察了威海城市规划展、迪沙药业集团和威高集团。

    威海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处,服务蓝色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水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海洋生命学院,医药学院有关负责人及教授参加了签约仪式和考察活动。

文/图:李华昌

参观威海市规划展览馆


参观威高集团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