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经验
本站讯 2014年12月3日晚,由外国语学院团委主办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经验交流会暨寒假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于外国语学院院楼顺利举行。本次交流会邀请到2011级英语系项陈媛和董超凡,2012级德语系孙悦,以及2013级德语系印珺雯讲解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参加本次交流会的还有外国语学院13、14级各班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虽然她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都选择了支教活动,但是每个人的经历都有所不同,感受和收获的经验也各不相同。来自“追梦实践团队”的项陈媛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实践经验。她结合“小候鸟的中国梦”支教活动,从项目准备、活动开展、后期工作三个方面总结经验。她特别强调要制定备用方案以应对意外情况。同时,针对研究中遇到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她从调研方式与场所选择两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些宝贵的经验,认真地做着记录。
和项陈媛团队的青岛省内支教不同,董超凡所属的“语爱黔行”支教团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草庙乡包山村乌江中学义务支教,在详细地讲解社会实践活动的申请流程并强调注意事项后,她与同学们分享这次支教经历的点滴。她回想起因大雨山体塌方被困火车的艰辛,也回忆起与孩子们相处的无穷乐趣。亲身经历过这种苦与乐的她,认为三下乡活动不但能提高个人团队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且能对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产生积极的影响。
跟随“海之帆公益社团”同样来到包山村的的印珺雯着重与大家分享她在支教中收获的感动。她为同学们播放支教记录视频,分享了支教大学生与孩子们亲密无间的画面。当她讲起孩子们在作文中写到最可爱的人是支教大学生时,学生们都被深深打动。
当在场学生还沉浸在孩子们纯净的笑容中时,2012级德语系孙悦提出“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怎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疑问,一时学生们陷入沉思。 接下来有着三次实践经验的她阐述了她的看法。她认为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服务社会,培养能力,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而这三点正是现代大学的职能。谈到如何进行活动,她建议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并且要找到真正的好队友。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学生们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到场学生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文/图:孙梦萦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