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至情
本站讯 11月11日下午,朱亦兵大提琴乐团演奏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成功举办。“如果把音乐用烤火来打比方,我们不能在说它美的同时却远离它,我们必须感觉到篝火的温度。”于是朱亦兵和他的五位学生走下舞台,在观众席前方的小场地上为现场听众演奏。“今天舞台在我们身后,因为那不是舞台,舞台是离人近的地方。”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当我们安静的时候,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它是一种律动。”朱亦兵温和的声音中处处透露着他对音乐炽热的情感。演奏会以罗西尼的《威廉泰尔序曲》开场,此曲是经典音乐会必演的开幕曲,赞扬瑞士的民族英雄。六把大提琴在朱亦兵简短而深刻的介绍中奏响。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直击灵魂。 奏毕,朱亦兵向听众表达他对科技与艺术的独特看法。“科技日新月异,但它永远在被淘汰。但艺术是人类精神大厦的图纸,图纸是先画好的。艺术就像那一样古老,它承载着人类的情感,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而它又是科学的。”
帕阿贝尔的《卡农》响起,全场观众沉浸在经典的旋律中。朱亦兵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者”要演奏它非常困难。他认为:“在中华文化中,个人和集体是冲突的,个人天马行空,但在集体中越容易被约束。” 西方宣扬个人主义,“复调”的音乐表达方式即是让曲调从齐奏中解放出来,各个声部各自独立,却又和谐地统一成一个整体。
第三曲是瓦格纳《盛大的乐曲》,它是《婚礼进行曲》的创作源泉,来自歌剧《罗恩格林》。“大家不要以为黄河从天山的石头缝里滴出来就是黄色的,源泉都是纯粹的。欣赏这首乐曲的过程就是探索、寻根的过程。”下一曲为古巴的《曼波》,它流行于南美地区的小众舞蹈配曲。动感的节奏带领听众走向神秘的异域。“有比物质还神秘的东西,有比数字还精准的东西。大科学家到一定的岁数都选择要与在高处的艺术接近,因为艺术不可掌控,不能被量化。”朱亦兵在谈到艺术的时候总是认真而又有些许激动。
随后,“中国风”音乐——改编版的三首《红楼梦》插曲《叹香菱》、《聪明累》、《葬花吟》的凄美音律在大活流淌。紧接着,承载着别样情怀的《卡门随想曲》奏响。在朱亦兵心中,这是“为了情感连命都不要的音乐”。他说:“人生在世,没有养生,只有送死,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不笑一笑,骂一骂,蹦一蹦呢?而恰巧是这些‘笑一笑、骂一骂、蹦一蹦’是这首西班牙风情的《卡门》最迷人的地方。”
本场演奏会以法国弗雷的《梦后》收尾。同学们被蕴含在音乐中的韵律打动,在演奏结束后纷纷上前向朱亦兵致谢。“你们感谢我,我得感谢音乐。”朱亦兵这样说。
文:邱江忆 图:吕妙然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