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凭文辩儒展风采 以新论国显才华

作者:邱江忆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4-11-03

字体:

“依托”之争 孰是孰非

    本站讯 10月30日晚,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主办,院学生会承办的新生辩论赛决赛在文新院楼精彩上演。来自校辩论队和文新学院的优秀辩手李云迪、黄政然、鲍羿岑、朱继源、王迪、黄家后、李雪茹担任本场比赛的评委。莅临赛场的嘉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谢杉杉老师、文新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辛华铎、周雨、谭笑以及来自学校和各兄弟院系辩论队和学术部代表。比赛的辩题为“儒家思想能否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经过激烈的角逐,持肯定观点的正方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反方二辩王舒微荣膺“最佳辩手”称号。

正方:昌琳 林奕宏 王凤珊 李增鑫

正方观点:儒家思想能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

反方:吴灵 王舒微 张旭 董健

反方观点:儒家思想不能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

获胜方:正方

最佳辩手:反方二辩 王舒微

    在决赛开始之前,以“好马应不应该吃回头草”为辩题的表演赛率先展示了文新学院新生的辩论风采,使决赛的大幕在火热的氛围下徐徐拉开。开篇立论,正方一辩开宗明义,阐述儒家思想定义。正方认为儒家思想的“仁”、“和而不同”、“万物同源”的观点可取,作为转型期价值依托符合中国国情。另外,儒家思想有广阔群众基础,儒家的核心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正方在承认儒家思想有一定局限的同时,指出儒家思想会朝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革新。因此正方得出儒家思想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是“有资历、有可能、有潜力”的。

    在随后的质询阶段,反方四辩连连出招,以“主流价值观主要来自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而非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修正僵化的儒家思想遥遥无期”观点攻击正方,质询强硬有力。反方在立论阶段指出儒家思想中部分精华适合作为道德参考而不是价值依托。接下来反方解释依托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儒家思想作为价值依托的弊端。反方一辩指出儒家思想服务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用于统治国家,表现为尊卑有序。儒家思想的繁文缛节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并且其过分注重人际关系,使国家缺少法治建设,不利于理论创新。

    驳论阶段,正方二辩重申论点,提出儒学经历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和当代新儒学的三个阶段,并不等同于正方所定义的“服务于封建社会的孔孟之学”。“封建的强迫并非儒家的本意。”正方指出对于儒家思想应当选择性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发展其新的内涵。反方二辩承认儒家思想一定的间接作用,但反对把他作为价值依托。“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压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阻碍了转型期经济社会的革新。”对于正方提出的“儒家帮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方指出帝王不以修身养性治理国家,只有民主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对辩阶段,正方二辩以“儒家思想是发展的,有潜力的”询问反方二辩,反方自足现在,巧用类比指出儒家思想有其糟粕,不足以成为价值依托。双方辩手又立足于儒家思想的糟粕和等级观念进行激烈的论述。

    盘问阶段,正方三辩以“七八十年代欣欣向荣的东亚”和“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民族意识形态”为例说明儒家思想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的趋势有迹可循。“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已经进入了民众的潜意识,不能被抛弃。”正方指出儒家思想应当被视为改良社会、武装头脑的工具,对社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反方三辩立足于儒家的具体思想盘问正方:“仁是什么?”,“儒家思想是否与自由平等背道而驰?”,“它作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符合中国社会主义观念吗?”反方认为儒家“学而好古,述而不作”等的思想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潮流的,儒家过分强调的人际关系是腐败的温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办事效率。

    在激烈的自由辩论阶段,正反方攻势凶猛,难分高下。正方率先发问:“在价值观不稳定的转型期现状下,难道不应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并包,在形成中国特色价值体系呢?”反方以“转型期的价值依托应当立足实践”否定了正方的观点。反方又质疑正方认为可以作为价值依托的儒学只是“披着儒学外衣的黑格尔和康德”,而并不是辩题中的真正的儒学。正方对此指出儒学是不断发展的,它并没有停留在古老的封建时代,契合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儒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双方辩手丝毫不让,展现了出彩的辩论能力。

    总结陈词中,反方站在历史的角度,指出两千年来华夏文明的衰弱和儒家思想的盛行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儒家思想成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将“限制个人的发展、思想的解放”、“造成民众的道德滑坡”,是法制社会的最大阻碍。正方在结辩阶段重申了儒家思想的潜力,其“适应性”和“灵活性”不容小觑。正方四辩动之以情,指出不应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否认儒家思想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发挥中国民族的智慧之光并与时俱进,儒家思想深远的价值完全可以作为转型期中国的价值依托。

    陈词结束后,校辩论队教练黄政然通过简单阐述“儒家思想”、“中国转型期”、“依托”这三个关键词点评了本场比赛。赛后,最佳辩手反方二辩王舒微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没有把赛前准备的都打出来,由于紧张,想到的点没有完全点到。”至此,鏖战一个月的文新学院新生辩论赛正式结束。

文:邱江忆    图:黄燕玲 郝越鹏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