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聚焦

妙语连珠 异彩纷呈

作者:刘迪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4-10-28

字体:

比赛伊始

    本站讯  2014年10月26日晚,外国语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决赛于外国语学院楼顺利拉开帷幕。本次辩论赛由外国语学院团委主办,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承办。比赛特邀外国语学院优秀辩手孙悦、刘鸿颖、刘晓棠、刘晓雅、左洪婷、王天佑及经济学院辩论队领队孙剑桥担任评委,并邀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部部长刘杰,海洋环境学院学术部部长徐一旸等各兄弟院系学术部部长及化学化工学院等兄弟院系的辩论队领队前来观摩。

    比赛之前播放的一段视频带大家回顾了半个多月以来多场辩论赛的精彩瞬间,细数了比赛过程中点点滴滴。选手们的决战宣言,更是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必胜的决心。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比赛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中,正方一辩指出,媒体在信息采集等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大众的需求主要也是事件的实时报道,所以正方坚信“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反方则基于“能够广泛地倡导价值是区分媒体与其它传播媒介的标志,媒体应当挖掘事实,但不能仅止于此”这一角度,另辟蹊径,认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媒体来倡导价值,在驳斥了正方观点的同时,为己方立论。在双方二辩对辩中,正方二辩率先点明,有些报道因为没有还原真相,造成了社会价值的偏差,以此反诘对方辩手。而反方二辩则针对正方“媒体是为民众服务的,应当追求事实”这一看法,用“比起传递消息,显然传递价值更重要,研究细节不如反思教训”这一道理进行了有力反击。精彩的发言,让双方辩手对彼此的观点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

    随后是双方三辩盘问与小结。正方三辩快速提出对反方的问题:大多数民众已有正确价值观,需要的不是媒体引导,而是真相,犀利的观点直逼反方三辩。而反方三辩毫不示弱,结合我国现状指出,人们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逻辑陷阱。

    在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中,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结合“扶不扶”、“小悦悦”等现实事例,成功地将难题踢回对方阵营,带动了赛场气氛,观众席不时响起出阵阵掌声。随后,双方四辩开始总结陈词。正方四辩准确地总结了己方的逻辑顺序,更进一步认识到媒体自身的价值就在于发掘事实,过分地倡导价值会使新闻“带上颜色”。反方四辩则在罗列了正方辩论过程中的漏洞后,再次强调了本方立场:事实是基础,人人都可能得知事实真相,却不一定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而且媒体的语言本身就自带感情色彩,就有价值观的存在。双方均是言简意赅,又一语中的,将辩题剖析的入木三分。

    比赛接近尾声,特邀评委孙剑桥结合辩题和立论过程,对双方辩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他认真地指出,双方的逻辑拆解都存在问题,都有偷换辩题的倾向,但同时表示,双方的辩论也让他对媒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期望,高度肯定了辩手们的表现。之后更是和辩手们交流了辩论技巧,教会辩手们树立和验证辩题的标准,令辩手和观众受益匪浅。

    最后,正方辩队以98.5分的高分获得辩论赛决赛的冠军。至此,外国语学院“新生杯”辩论赛决赛在掌声中顺利落下帷幕。

通讯员:刘迪 赵健行 孙梦萦

正方一辩开篇立论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