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抢先

王蒙最新双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

作者:纪玉洪来源:华禹新闻网2014年10月27日发布时间:2014-10-28

字体:

    沉浸在喜迎90华诞之际的中国海洋大学再迎文坛盛事,10月22日,由学校主办的王蒙最新双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在鱼山校区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著名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王蒙先生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的30余位文艺评论家、作家、学者、编辑及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就王蒙最新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和《闷与狂》进行了全方面的解读与研讨。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孙也刚在开幕式上致辞,盛赞王蒙先生加盟海大带来了第三次人文勃兴的火种,指出王蒙学术研讨会作为海大标志性的学术例会已成功举办6次,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和良好的学术声誉,为提升学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小说选刊》前主编冯立三先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先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先生,花城出版社社长詹秀敏女士也在开幕式上先后讲话,指出两部作品一同塑造了典型的卓越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以排山倒海般从心所欲式的语言狂欢传达了作家对人生、审美和现实的深刻判断和沉重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凡、喀什师范学院教授姑丽娜尔、四川绵阳艺术学院王蒙文学艺术馆馆长王安以及作家王海、马小淘、甫跃辉等纷纷围绕两部作品畅所欲言,观点精彩纷呈。《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坤说,把《这边风景》和《闷与狂》放到一起研讨,表现出了主办方的独具匠心。虽然这两部作品创作时间不同,但都写自王蒙人生的非常时期,实际上都是王蒙自己与往事“干杯”,是王蒙的80年人生自传,也是60年创作生涯的一次阶段性的覆盖和总结。澳门大学教授朱寿桐表示,王蒙在80岁的时候出现的创作变化,体现了中国文人一种自由的放达和自信。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温奉桥教授则认为,《闷与狂》书写的是历史的碎片、时间的光影,堪称当代长篇小说的“奇葩”。

    王蒙先生在最后的简短发言时说,《这边风景》是百分之百用维语创作的,然后才翻译成汉语。王蒙透露,时隔几十年,但自己还清楚地记得写到爱弥拉克孜斥责泰外库的场面时,为她的那种为尊严而努力的精神嚎陶大哭。相对于《这边风景》记录宏大的历史来说,他坚持认为《闷与狂》是一篇长篇小说,因为他创作的时候是充盈着写小说的感觉。王蒙表示,这次两部不同风格的长篇一起推出研讨,“我可以左右逢源”,“不喜欢《这边风景》的可以去看一看《闷与狂》,而看不下去《闷与狂》的不妨读读《这边风景》”。

文:纪玉洪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