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中心组(扩大)第32次专题学习举行

作者:李华薇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4-09-27

字体:

    本站讯 9月26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中心组(扩大)第32次专题学习于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专题学习由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主讲,主题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史”,旨在学校90周年校庆之际,增强教职工们对于学校校史的了解,进一步促进校庆系列活动的开展。

    杨洪勋从“厚重海大”、“特色立校”、“谋海济国”三方面阐述中国海洋大学校史。在“厚重海大”部分,杨洪勋回顾了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以来先后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通过校园的变迁,阐述了建校历程,以及学校每一个时期的特点。他说,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前期,以及山东大学时期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校史上两个黄金发展期:在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前期,学校构建了现代大学的基本结构,并形成了勤俭节约、崇尚学术等优良传统;在山东大学时期,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不仅发展文史类学科,而且加强生物、水产等海洋特色学科,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特色立校”部分,杨洪勋将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介绍学校从海洋特色大学逐渐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的历史进程。第一个时期为1924年至1959年,学校在综合中培育、发展特色学科,学校的生物学科,尤其是海边生物学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二个时期为1959年至2002年,学校建立以海洋、水产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第三个时期为2002年至今。学校全面开启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围绕着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进行学科布局,建立起了学科群和专业群。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学校建立起了完整的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在“谋海济国”部分,杨洪勋从中国海洋大学不同时期的办学理念透视其担当精神,并详细介绍学校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他说,从青岛海洋大学时期至今,学校形成了“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取向,当前,学校提出:“……担当起谋海济国的历史重任”,确定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建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杨洪勋还从人才培养、文化成果、服务地方、革命斗争史等多个角度,通过人物示例、成果展示等方式,全面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校党政领导孙也刚、于志刚、张静、闫菊、李华军、王剑敏、陈锐,党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本次专题学习。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报告会。

文:李华薇  图:刘邦华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