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经济学院海洋之心圆梦队赴临沂支教结束

作者:通讯员来源:三下乡团队发布时间:2014-08-20

字体:

临别合照

    本站讯 国家级贫困县莒南县筵宾齐庄村经济十分落后,环境十分封闭,多年来教育基础十分薄弱。目前,该小学教育方式单一,与外界接触较少,且家长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留守家长碍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无法有效辅导孩子的日常学习。教育是立国之本,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号召,满足齐庄小学暑期教育需求,海洋之心圆梦队决定在2013年在该校支教的经验基础上,于2014年7月13至7月20日继续赴沂蒙山区支教,筑梦齐庄。

   13日圆梦队到达莒南县筵宾镇齐庄(哲夫)小学,并于14日早8点与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见面进行自我介绍。大家依次介绍了自己和想让孩子们学习的课程,生动有趣的语言让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接下来又让孩子们简单发言,谈谈他们的愿望和理想,对他们的梦想既给予肯定又暗示他们为此所要付出的努力,一堂课下来,和孩子们更加亲近了不少。当天圆梦队给孩子们开展的是历史和英语的课程。从李广和李世民这两位功过鲜明的皇帝来向孩子们解释了史书的片面性,启发他们对皇帝乃至对事物学会产生辩证的看法,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他们早日熟悉起来,圆梦队在下面的英语课上准备了不少小游戏。游戏看似简单,实则是考验了他们对英文数字的掌握,游戏输了的同学上台用英文做了自我介绍。在一次次鼓励下,原本羞涩的他们也变得敢开口说英文了,其实这就是学习英语最大的突破。除此之外,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单词和游戏,也在娱乐中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英语水平,拉近了和他们之间的距离。游戏结束后的颁发奖品环节,更加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除历史和英语口语外,在与老师的交流后,圆梦队针对他们的薄弱学科进行了细致的学业辅导。圆梦队还开展了拓展课,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孩子们一起做各种拓展游戏,兴奋的小脸儿,稚嫩的声音,灵活的身影,都让成员们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毕竟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几次游戏玩过后,昨天的羞涩腼腆慢慢退去,孩子们露出最本真的笑容。表演节目的环节也由昨天的扭捏羞怯变成了今天一首首高声诵读的诗歌。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被一群孩子紧紧包围,幸福感与使命感充满心间。

   最具特色的是,圆梦队还教授孩子们日常手语和手语舞,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触这一门聋哑人的语言,传播公益精神,播撒爱的种子。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掌握的既快又牢固。手语舞《手语志愿者之歌》,旋律动人,歌词催人奋进教人奉献。“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传递给他们的是这样一种志愿者精神。在手语的表达中,在艺术的形式里,让他们感受到手语之美,奉献之需。“大爱无言,在手语中传递”,这正是通过手语传递给他们的手语的力量,让他们以后能去给别人也奉献一份关爱。教学期间,圆梦队以奖励的形式把带过来的玩具、文具和衣物等分发给同学们,得到礼物的孩子们绽放出愈加灿烂的笑容。

   此外,圆梦队的队员还准备了传统文化课,16日上午,队员在炎炎夏日身着汉服,给同学们带来的生动的讲演,看到身着汉服的老师,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支教队员介绍了汉服的起源发展以及着汉服应注意的礼仪,在欢快的气氛了教学,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18日,圆梦队赴几个孩子家中进行家访。村子的小路两边堆满了从两边沟壑里挖出的泥土,原本不宽的小路被泥土占去大半,闷热的空气里有邻家农户养猪的味道。看到孩子们的生活条件,队员们用自己凑的钱给他们买了东西,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树立理想、努力进取以改变现状。孩子的乐观却深深打动人心,圆梦队希望为村子里的孩子送去外面的温暖,为远离喧嚣的小村子带去外界新鲜的空气,在孩子们成长的历程中,曾有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出现过,通过一种简单的途径为他们展示过外界的丰富多彩,帮他们丰富过梦想的颜色。

   最后一天,圆梦队为同学们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捐助仪式,给孩子们分发了一点文具,并对5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和3位家庭贫困的同学颁发了奖助学金。同时,还请来了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的家长,目的是让家长们为自己孩子的优秀而自豪,从而加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鼓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一起的一点一滴都是幸运,队员们此行收获颇丰。难说再见,队员们留下了联系方式,以期在后续时间里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更多帮助。孩子们,加油,希望你们能拥有一个美丽前程!

文/图:海洋之心圆梦队

讲授汉服知识

孩子们在跳手语舞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