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语爱黔行”成员与乌江中学全家福
本站讯 7月30日,外国语学院自强社“语爱黔行”爱心支教团八名成员由贵州省遵义县乌江镇顺利返回海大,为本次为期半个多月的三下乡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活动期间,团队顺利完成了在乌江中学的支教以及相关的问卷调查,同时体验了遵义当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文化,收获颇丰。
阳光总在风雨后
7月13日清晨,外国语学院自强社“语爱黔行”爱心支教团一行8人向着乌江中学驶进。 路途中往往充满了意外。十年不遇的大雨导致山体塌方,铁路中断,火车被迫改线到贵阳。长达六十四小时的硬座使团队中相继有人出现头晕,关节疼痛,脚肿等症状,但在充分准备下,所有困难都一一得到解决。16日火车终于到达贵州省贵阳市,下火车的一刹那,整个团队如释重负。
7月17日,团队成员乘坐城乡公交车到达遵义县乌江镇老君关村。一下车便受到了校长及一行老师的热情招待,深入的交流之后,团队更加准确地把握到了乌江当地的情况,对本次支教活动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其间包校长的一句“江海情深”简练地道出了乌江中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密不可分的情谊。
18日早晨,支教团队终于与学生见面了。本次支教团队接管的班级是乌江中学八一班“鸿鹄班”的38名学生,听闻支教团的到来,学生们早早来到了教室。他们主动与支教团的成员打招呼,一声声“老师好”透露出山里孩子的那份纯朴与对本次支教活动的期盼。随后支教团成员与学生们一同来到操场进行破冰活动,“五毛一块”“比手划脚”“解手链”等一系列简单好玩的游戏很快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学生们与支教团的老师们坐在一起彼此亲密地交流,俨然一家人。
本次支教共分为两个周期,每个周期都分别设有中学的传统课程以及带有海大外国语学院五语文化的特色课程。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青岛,对海大的了解和认识。“中国海洋大学是我理想的学校,今后我也要去那读书!”乌江中学的一名学生向团队成员这样说。
开展红色体验·感悟红色文化
7月21日至22日,利用支教第一周期与第二周期的两天间歇,“语爱黔行”支教团队开展了红色文化体验之旅。沿着红军的足迹,团队于21日上午前往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娄山关。顺着石阶爬上了娄山关关口,凭墙远眺,远处层峦叠嶂。《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气势磅礴的题词是娄山关最真实的写照。下午按计划,团队成员参观了遵义会议遗址。一张张简单拼接的小床,一张张灰色破旧的小桌,红军先烈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一间间简单朴素的小屋,记录着曾经生死攸关的转折。厅堂内外人头攒动,炎热的天气挡不住人们对历史、对伟人的缅怀与纪念。没有虚伪的膜拜,只有由衷的敬佩。回程途中团队的所有成员还参观了遵义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梳池农业休闲体验园”。山脚下一排排典雅大方的3层民居,鱼塘,果园一切的一切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以及遵义人民的勤劳与才干。
7月22日参观红军山烈士陵园,315级台阶拾级而上,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当中。碑后的红军英烈墙记载了沉睡在黔土数以千计的红军烈士,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无从知晓,但他们果敢坚定的爱国心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个参观者的心中。在和红军山管理人员的交流中,得知现在要找到老红军是非常困难。纵然有幸存的老红军在,也是九十多岁的高龄,不会轻易来到外面。八名成员虽然没有见到老红军,但在红军坟雕像前了解到了红军卫士的英勇事迹,心里满是深深的崇敬。
最美在课堂·最难是离别
7月23日至27日为支教的第二个周期。与第一周期相同,涉及的课程课程依然分为传统课程和特色课程两类。同学们在不同的课程中,收获不同的知识。有了第一周期的相处,学生与团队成员更加默契。
语数外等传统课程是支教中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团队成员通过名人轶事以及生活常识将各科的重点知识交给学生们,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课后的作业则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为团队成员提供反馈,进行下一堂课的准备。支教中的八门特色课程都是根据每位老师的专业、擅长制定的。法国风情,英国沿革,日本文化,韩朝渊源,心灵能量...学生对每一节特色课都充满期待,每一堂课都带给他们很多的乐趣和收获,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眼界。除此之外,负责音乐课的老师精心设计了手语舞蹈《天使的翅膀》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课后同学们仍在认真练习,7月26日,班级内进行了手语舞蹈比赛,团队成员与所有学生一齐舞蹈,场面温馨。
7月27日是支教团队与学生们相处的最后一天。总结会上,语爱黔行的八名成员利用最后的时间把自己的体会、经验与学生们分享。鸿鹄班班主任刘老师特意来向支教老师们告别,并做出总结与对同学们的希冀,深情之处更是多次留下真诚的泪水。离别在即,同学们一扫往日的羞涩积极向多日相处的老师们索取拥抱。团队成员亦表演了平日排练的舞蹈《小苹果》。
在半个多月的支教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理解与包容,共同担当与分享,充分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学习的热情,这感染者每一位支教成员,激励着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支教生活暂时告一段落但这段经历会永远珍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人生中一笔绚丽的色彩。
文/图:外国语学院“语爱黔行”爱心支教团
与学生们进行“解手环”游戏
手语音乐课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