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海大“关注弃学少年”赴贵州支教调研圆满成功

作者:通讯员来源:三下乡团队发布时间:2014-08-18

字体:

趣味盎然的英语写作课

    本站讯 8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赴贵州赫章实践服务团在铁匠苗族乡调研及支教活动成功落下帷幕。在长达两个周的时间里,团队不仅深入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同时,团队还走访了当地各个村的村委会、学校及教育部门,通过对村干部、校长、老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访谈,对当地初中毕业生的弃学现象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7月16日,团队一行10个人经历了整整4天,行程长达约3000公里,转车高达5次的路程辗转到达赫章县。经过了三天的充足准备,团队开始了长达两个周的调研支教活动。团队不仅为山区的的孩子们带去了传统知识、百科讲堂、心理咨询、学习经验、知识竞答等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且提前明确了各方面调研对象及内容,便于团队能高效有序的展开调研活动。

   7月19日上午,团队正式开展活动队员们统计了前来参加支教活动的学生信息,并做好了详细的记录。随后团队举办了师生见面会,向孩子们介绍了整个调研支教活动。下午,团队就调研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置。

   7月20日活动正式开始。团队借用铁匠苗族中学教室,在这两个周中,每天早八点至晚四点团队进行支教活动。在传授传统知识的同时,团队也开设了诸如历史的真相、生活小百科、电影艺术、有问必答等丰富多彩的百科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团队成员不辞幸苦,实行小组负责制,将孩子们均分为几个组后,每个团队成员负责自己小组内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态,并且为他们建立了生活学习档案。下午的4点-8点团队进行关于弃学现象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当地,走访了参加支教活动的学生家庭、当地的学校、教师及退休的老教师和偏远的乡村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

   7月29日上午,团队准备了三天的running guys课外活动正式展开,活动包含保龄球、投篮、跳绳、两人三足、知识竞答等项目。团队将所有的孩子均分为三组,活动采取积分制,第一名的9位孩子可得到我们为其精心挑选的9本世界名著,第二名获得精美的笔记本,第三名获得品质优良的中性笔。孩子们经过一个上午紧张而又快乐,好玩而又刺激的活动后,决出了相应的名次,团队举行了颁奖仪式并和大家合影留念。在这一活动中,团队不仅收获了许多欢乐,并进一步增进了同孩子们的感情。

   7月29日下午,团队租用一辆面包车,跋涉近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穿越一片无人区到达全乡最落后的合山村进行走访调研活动,团队不仅走访了苗寨里学生家庭,了解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及家庭状况,并且受到了当地村委会杨支书及聂村长的热烈欢迎。在饮水及电力供应都有困难的十万大山中,在移动也失去信号的山中小屋里,两位热心的村干部耐心的解答了我们一个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个人对于弃学现象的独到见解。为我们的调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

   8月1日,离别的时刻还是到了。两个周的时间里,队员们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队员们整理了这几天以来的调研资料,并且为孩子们精心制作了体现我们调研及支教活动的PPT。除此之外,每个成员都饱含深情地写了《致孩子们的一封信》,将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体会及感受,对孩子们的鼓励均倾诉于笔下。下午,师生告别会正式展开,聂山翔同学总结和回顾了这十四天里的调研支教活动。团队成员联合孩子们一同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活动,美丽的苗族舞蹈、师生合唱的《let it go》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团队为孩子们展示了体现我们日常工作的PPT及各种照片。告别会接近于尾声时,出乎团队成员的预料,我们收到了许多孩子为我们悄悄准备的“礼物”,孩子们让队友们坐在台下,他们在台上进行了自己深情的”告白“,有的孩子还为队员们唱了自己练习好几天的歌曲,有的还带来了精心制作的纸花……

   这次三下乡调研活动,团队深入到贫困落后的地区,走访了十几为学生的家庭,三个村委会,数位扎根于山区教育的老师,还有相关的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通过耐心而又细致的调研工作,团队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调研资料,还对各个方面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获得了当地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得到了当地校长及教育部门的肯定。对当地而言,团队通过详细的调研和及时反馈,为当地降低辍学率、控制学生流失的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对学校而言,我们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在当地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提升了海大在当地的影响力,展现了海大学子奉献西部,服务社会的美丽风采。对团队而言,在两个周充实而又艰苦的调研支教活动中,我们更加了解了西部环境,重温了理想、坚定了信念、增长了才干。 

文/图:中国海洋大学赴贵州赫章实践服务团

走访苗族孩子家庭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赵奚赟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