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们画贝壳
本站讯 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前期准备,将近一天的乘车过程,7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赴湖南省株洲市三下乡实践团队顺利抵达湖南省株洲市。在安顿好住宿并由团队带队老师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后,以“守护梦想 助爱成长”为主题的关爱福利院儿童志愿服务兼调研活动正式开展。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株洲市儿童福利院的日常工作与管理以对该福利院的现状产生一定了解,与此同时,团队希望通过与孤残儿童的近距离接触,在对他们内心情感有更深了解的同时,给予他们来自远方的温暖,向孤残儿童展示外面的精彩世界。
17日下午,团队来到株洲市儿童福利院与院方见面并讨论实践活动安排。在与福利院院长的沟通过程中,队员们说明此行目的意义,以及即将进行的各项活动,得到院长的工作指导和大力支持。随后,在福利院黄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参观福利院以及了解特殊寄养模式——类家庭寄养。最后,与孩子们初次见面,进行初步了解。
根据院内孤残儿童的身体及智力情况,队员针对孩子们制定特殊授课方式,9名成员分为三组,分别到大、中、小三个班开展实践活动。
18日上午,团队表演海洋小话剧。故事中企鹅、海星去南极经历的一系列冒险活动引得小朋友们拍手叫好,在欢快的氛围中队员们正式介绍自己。下午,小班主要负责提高基本认知能力,中班负责正常授课,大班则辅导有能力上学的孩子完成暑假作业,查漏补缺。
19日,福利院周末全体休息一天,团队为第二天的“快乐暑假”演出活动做准备。
20日,在福利院与社会组织共同举办的“快乐暑假”演出活动中,队员们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魔术”表演作为压轴节目呈上。与其说表演,大家更注重的是与观众小朋友们的互动。手掌点火、取钥匙、铅笔扎塑料袋,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科学小实验,被队员们串成一个充满探险精神的小故事,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知欲望,激发兴趣。庞院长观看表演后欣慰地说:“只有你们的节目才让我的孩子们真正参与其中,对于这些智力并不高的小孩来说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21日,实践团放映海大、青岛宣传片以及事先找好的海洋动画片,同时进行讲解。每每放出大海的画面,小孩们便兴奋不已,对外面的世界无比向往。利用午休时间,实践团全体成员和院长总结这些天的成果,从院长的话中大家了解到,福利院的孩子可能走出去的机会不多,所以老师们一直想把外面的世界带进来。在为这些孩子惋惜的同时,队员们意识到队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22日,队员们向福利院老师和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在智力较为正常的儿童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了艾格森人格测试,在此基础上将测试结果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得出一定结论。小班和中班的队员则教孩子们画海洋动物,尽管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成员竭尽所能,耐心指导,孩子们在绘画的同时也了解到更多海洋知识。
23日,在福利院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将从青岛带来的贝壳送给小孩们作为留念。孩子们好奇地将海螺贴在耳边,倾听大海的声音,纯真幸福的表情令在场队员为之动容。在6天的接触中,孩子和队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没来得及熟悉就要说再见了”,大班的一位孩子告别哥哥姐姐的时候说道。傍晚,伴随团队成员陆续将孩子送回家的脚步,本次关爱福利院儿童志愿服务兼调研活动正式宣告结束。
在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期间,团队主要通过亲身参与株洲市儿童福利院的日常工作与管理,并结合对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与福利院儿童接触等方式,对当前福利院以及孤残儿童的现状产生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在与孤残儿童的接触经历了最初的互相抵触,到逐渐接受对方,直至收获对方的信任这一并不轻松的过程,使得团队成员意识到,与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相比,孤残儿童的脆弱敏感的内心世界可能更需要呵护,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用实际行动关爱孤残儿童的内心世界,守护他们的梦想,用爱创造奇迹。
文:房璐 牛莹 图:中国海洋大学赴湖南省株洲市三下乡实践团队
沙画制作
团队成员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