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纵横

青山难阻中国梦 支教彰显海大情

作者:孟强 裘碧莹来源:三下乡团队发布时间:2014-07-23

字体:

   

我也献爱心

    本站讯 7月21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赴四川“注梦”支教服务队此次三下乡活动正式宣告结束。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学生、家长以及上级政府领导们的一致好评。活动分为为孩子们筹备物资以及支教服务两个阶段。

    “注梦”支教服务队于7月12日上午抵达四川成都,与四川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中心取得联系,并于当天下午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进行了培训。经过培训,成员们掌握了一些实用的专业知识,可以用来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

    7月13日,在取得成都市金牛万达广场管理人员同意后,“注梦”支教服务队在万达广场一号门前进行了一次募捐活动,并发放了问卷。这次以“关注留守儿童,点燃小小梦想”为口号的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募捐结束后,服务队成员对问卷进行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在于精神层面,主要是亲情和教育方面不到位,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最需要得到心理层面的帮助;社会方面,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社会对留守儿童十分关注,其他人都觉得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不够,有待加强;也有许多人认为,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虽然予以重视,但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7月14日,服务队为孩子们购置了礼物,出发前往西昌市。于次日到达西昌市后,成员们立即坐车赶往盐源县,终于在傍晚到达盐源县,整理了相关资料。7月16日,“注梦”支教服务队与盐源县政府见面,简单了解了情况后,由政府派车送往泸沽湖镇。由于路上遇到塌方等突发状况,服务队到达泸沽湖镇时已经是傍晚。泸沽湖镇政府安排了简餐与服务队见面,详细介绍了镇上留守儿童状况,并与服务队商定了具体行程。

    7月17日,经过漫长跋涉,服务队到达威远希望小学,在小学负责人的带领下,服务队全员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服务队六人向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在孩子们热烈的欢迎掌声中,为孩子们分发了事先准备的精美礼物。同时,服务队员将为更好服务当地留守儿童而事先准备的调查问卷向与会孩子进行了分发,并指导其填写。在孩子们认真的填写和队员们耐心的指导中,孩子们与队员间的情感悄然而生。

    7月18日,结合对孩子们调查问卷的分析,服务队开展了“以手画心”活动。活动期间,服务队全员分发彩笔、画纸,分组次向孩子们针对性的进行了人物素描、动画人物简笔画、花草简笔等的指导作画。孩子们积极参与、热心提问,并学以致用,用喜悦与感谢为服务队成员画了数幅人物素描。服务队全员与孩子们已慢慢熟悉,活动的开展也顺利成功。

    7月19日,为活跃当地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服务队开展“为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活动。在服务队员的协助下,孩子们将自己的心意用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倾泻在信纸上,一笔一顿之间,都是在犹豫最好的措辞、最贴切的心意传达。封好的信封里,沉甸甸的满是孩子们深重的爱。

    7月20日,服务队开展了寓教于乐的电影教学活动。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和服务队支教的目的,队员为孩子们放映了如:熊出没、大闹天宫等影片。在与孩子们共同观影的同时,服务队员及时就影片内容对孩子们进行了德育与心理引导。服务队员与当地留守儿童间的情感在一场场和谐、热闹的电影中,持续升温。

    7月21日,服务队队员向孩子们开展了系列活动的最后一项——爱国主题演讲。为向孩子们传达党的十八大精神,服务队队员将预先备好的在当地儿童理解范围内的主题演讲稿进行了讲演。在孩子们炯炯有神的双眼内,述说着的是他们对于爱国主题的理解,闪烁着的是祖国的希望之光。

    在系列活动的开展期间,支教服务队成员与当地儿童每日都进行诸如:“击鼓传花”、猜谜等游戏活动,在活跃学习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增进了队员与孩子间的默契,彼此的情感也紧紧相系。

    此次赴四川“注梦”支教服务队,在圆满的完成了支教任务的同时,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了正面的疏导,活跃了当地留守儿童与抚养人之间的情感。对孩子们进行的画画、作业等指导,在切实解决其需要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利于其身心、性格的修炼。最后的爱国主题演讲活动,不仅在于向孩子们传达“中国梦”精神,更传达出来自于祖国、社会对于他们的关心。在队员们青春风采的展示下,孩子们对于祖国东部的岛城——青岛、优秀的中国海洋大学也产生了向往之情,并且,与服务队成员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青山难阻中国梦,支教彰显海大情”。中国海洋大学赴四川“注梦”支教服务队活动圆满结束。

文:孟强 裘碧莹    图:“注梦”支教服务队

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以手画心之折纸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