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区前合影
本站讯 7月14日到19日,中国海洋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以“关注洞庭生态,共建和谐发展”为主题在岳阳市、采桑湖区等地实地走访当地政府管理处、企业、环保组织和居民,进行生态调研活动。7月21日,中国海洋大学赴东洞庭湖生态调研团返回青岛,活动圆满结束。
由于中国海洋大学位于青岛市,据岳阳市较远,为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生态状况与问题,在湖南理工大学吴同学的帮助下,生态调研团在准备阶段掌握相关资料。调研团分别从鸟类、河豚、渔业资源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7月14日,海大调研团首先走访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面了解调查地生态环境基本信息。通过之前搜集到的保护区相关的自然地理等环境资料,包括气候、地形和生物资源,分析整理其作用关系,为进一步实地勘测奠定基础。次日,生态调研团联系到当地著名的公益组织——江豚保护协会,与会长进行深刻严肃的谈话,了解到江豚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息息相关。
16、17日,科学考察洞庭湖沿边湿地,实地了解洞庭湖环境现状。调研团成员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帮助下实地调查洞庭湖湿地,利用所学专业特长及前期准备的知识,并与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观测研究站取得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和定点观测,了解湿地生物的相关习性及近年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化。
为贯彻十八大“科学规划诠释三农,生态经济推动转型”的理念,在对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出科学调研的同时,调研团也深入群众之中,在接下来的几天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刻的访谈与交流,着重了解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渔业资源变化情况。通过与渔民的交流,分析洞庭湖经济圈政策在当地居民的影响,获得第一手民生信息,探讨社会与生态的最优平衡。
调研团通过为期五天的考察实践,针对实地调研的统计结果,结合调查区域先前考察的资料,分析总结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完成一份关于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的调研报告,提出合理性建议;大力宣传湿地保护,为该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文:孙艳侠 图:赴东洞庭湖生态调查团
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观鸟
与江豚保护协会会长交谈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